3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前一天晚上,汽車界“兩會”代表又聚集在中國科技會堂。這個一年一度的座談會是汽車界的傳統,到2014年這次,已經是代表委員們的第十二次相聚。 這第十二次相聚的嘉賓,既有來自政府主管部門的領導,如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清泰,以及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發改委相關司局的負責人;也有來自整車、零部件企業的掌門人,如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徐平、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長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建新、玉柴機器集團董事長晏平、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董事長劉漢如、時風集團董事長劉義發;還有來自業界和學界的專家,如政協常委、清華大學汽車工程教授歐陽明高、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鐘志華、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小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等。 來自政府部門、企業、學界、業界及生產一線的汽車人聚在一起,話題自然離不開汽車產業。今年,大家的話題焦點圍繞如何建設汽車強國,促進自主品牌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發展等問題展開討論。 徐平:產業矛盾交織 需要汽車強國戰略 在“2014汽車界兩會代表委員座談會”上,作為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平以“人大代表”的身份第一個發言,從建設汽車強國戰略的高度,指出中國汽車工業處在一個矛盾交織的過程中,面臨著該如何科學發展的問題。 回顧2013年中國汽車工業取得的成績,徐平感嘆“很振奮”。 2013年,中國汽車產業碩果累累。首先,中國汽車產銷超過2000萬輛,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的地位沒有動搖,保持了非常穩健和高質量的發展。其次,2013年的中國汽車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的過程中取得明顯成效,汽車產品的結構朝著更節能環保的方向調整;國內外的市場結構調整也取得明顯成效,“盡管去年出口量下降,但不能簡單據此衡量中國汽車產業參與國際汽車業的步伐(放緩),實際上中國車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步伐在加快”;在二三線城市的市場結構調整也在加快,收入分配趨于合理化使得更多中低收入者有了購車能力。再次,新能源汽車也有了明顯的發展,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2013年銷售1.76萬輛,同比增長37.9%。 但徐平坦言,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到今天,與資源、能源、環境、交通的矛盾日益尖銳。比較突出的一個矛盾是,各地政府都鼓勵汽車制造業進入當地,但大城市又限制消費。 “這是中國整個發展的必然階段,需要用理性思維和科學戰略來引領。因此,建設汽車強國確實需要一個整體的戰略,以引領中國汽車工業,明晰戰略任務、戰略路徑和戰略目標。”徐平強調,“這至關重要!” 徐平充分肯定了發展汽車工業的必要性,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汽車產業的生產和消費都需要得到重視和發展。就生產層面來看,汽車工業不僅產業鏈長,對稅收、財政收入的貢獻巨大,且對環境的污染相對傳統重工業較小。就消費面來看,汽車產品消費所占比重大,且隨著收入分配趨于合理化、城鎮化進程加速,將有更多中低收入者也有購車能力,乘用車進入家庭是普遍趨勢。“未來幾年,剛性需求仍在”。
除了呼吁制定汽車強國戰略,徐平進一步強調了汽車工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品產業結構的重要性,以及發展壯大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