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壓文獻列表
超厚不銹鋼鋼帶成形工藝研究與應用
關鍵詞:不銹鋼材料,管殼,微型,多次拉伸,拉伸成形,主要零件,冷軋鋼帶,加工硬化,工藝分析,模具結構,
摘 要:
正MEMS微型沖壓管殼為某MEMS火工品產品上的主要零件,材料為不銹鋼冷軋鋼帶1Gr18Ni9,料厚0.1±0.01mm,零件底部有一個φ1.2的微小孔,見圖1。要求能滿足大批量生產。1零件工藝分析該零件作為典型的沖壓件,形狀并不復雜,但尺寸微小。對該零件形狀與尺寸要求進行研究和分析,發現該微型不銹鋼管殼成形有三個主要難點
超導多芯帶材冷壓成形的工藝參數研究
關鍵詞:冷壓,成形,超導帶材
摘 要:
在國內首次采用連續冷壓成形工藝制備超導多芯帶材。介紹了工藝的成形機理、試驗裝置,著重介紹了壓模過渡區對帶材超導性能的影響,并優化出過渡區的曲線方程。
層壓復合材料的工藝性能及使用性能
關鍵詞:芳綸,樹脂含量,復合材料,高應變率,壓縮,
摘 要:
用于抗沖擊侵徹的低樹脂含量芳綸織物層壓復合材料(樹脂質量分數在14%~20%)具有與一般結構復合材料不同的性質。利用分離式Hopkinson壓桿裝置對該復合材料進行了高應變率下的面外壓縮試驗,并在萬能試驗機下進行了準靜態的壓縮。獲得3個高應變率及準靜態下的應力—應變曲線,并觀察不同應變率下的破壞形貌。結果表明:低樹脂含量芳綸織物層壓復合材料的應力和應變是與應變率相關的,與準靜態相比,高應變率下的最大應力和失效應變都較小;高應變率范圍內(1600~2200 s-1),隨著應變率的增加,最大應力呈下降的趨勢。
材料與工藝參數對側圍外板沖壓成形的影響
關鍵詞:側圍外板,沖壓成形,有限元仿真
摘 要:
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研究板料主要力學性能參數,以及表面摩擦狀況對整體式側圍外板類零件沖壓成形的影響,以獲得整體式側圍外板類零件沖壓成形材料關鍵性能參數的選取準則,并進行試驗驗證。結果表明:對整體式側圍外板類零件,應該選擇材料屈強比sσ/σb0.5,硬化指數n0.22,厚向異性系數r2.0,延伸率δ≥45%的板料。
材料塑性與幾何尺寸關系研究
關鍵詞:微成形,尺度效應,塑性,延伸率,
摘 要:
為找出微成形過程中材料塑性與幾何尺寸間的關系,在常溫下對具有不同晶粒尺寸和幾何尺寸的銅試件進行了拉伸實驗。結果表明,在試件直徑不變條件下,隨著晶粒尺寸的增大,材料的延伸率逐漸降低;在晶粒尺寸不變條件下,隨著試件直徑的減小,材料延伸率在逐漸降低;材料的延伸率與試件晶粒個數有關;隨著晶粒尺寸的增大或試件直徑的減小,材料延伸率的波動性在逐漸增大。為微成形工藝設計、模具設計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基礎數據。
材料力學性能參數對ST07Zn車用鋼板拉深成形特性的影響
關鍵詞:材料力學性能參數,拉深,成形性能,車用鋼板,
摘 要:
為了掌握目前在汽車生產中被廣泛應用的ST07Zn車用鋼板的拉深成形性能,采用計算機數值模擬與物理模擬技術相結合的綜合試驗研究方法,著重對3種主要力學性能參數(sσ、n、r)對ST07Zn車用鋼板拉深成形性能的影響進行相關試驗研究。根據試驗結果,獲得了此3種力學性能參數(sσ、n、r)對ST07Zn車用鋼板的成形性能影響的顯著性:sσ值對最大成形力影響最大,r值對變形程度的影響最為顯著,n值的影響居中,但適當提高這3種力學性能參數能較好地改善板料成形性能。同時,通過試驗證明,采用ETA/DYNAFORM軟件進行數值模擬試驗能有效預測材料力學性能參數對板料拉深成形性能的影響效果。
不銹鋼復合板多道次熱軋工藝模擬試驗研究
關鍵詞:復合板,界面,累積變形,有限元
摘 要:
應用Marc彈塑性有限元軟件建立了不銹鋼復合板多道次二維熱軋模型。通過對軋制過程溫度場、應力場及應變場的計算分析,結合提出的復合界面達到冶金結合的判定條件,給出了確定最小累計變形率的方法,同時結合實驗條件制定了合理的軋制規程;通過復合板軋制試驗及相關組織性能測試結果分析,驗證了在不增加設備損耗和安全使用性能的情況下,通過小的單道次壓下率,大的多道次累計變形率的軋制方法可以獲得結合良好的不銹鋼復合板。
不同熱軋工藝條件下鍍錫板表面氧化鐵皮分析
關鍵詞:熱軋,鍍錫板,氧化鐵皮
摘 要:
對不同熱軋生產工藝條件的鍍錫板表面氧化鐵皮進行了對比試驗。結果表明:由于熱軋裝備條件的改善,所生產的熱軋鍍錫板,其表面氧化鐵皮厚度由原來的6~13μm減薄至4~7μm,酸洗性能也明顯提高;與MR-2相比,由于MR-3在CT 680℃高溫卷取,MR-3氧化鐵皮厚度較厚,氧化鐵皮相變反應析出更強烈,析出的Fe3O4-Fe共晶組織明顯增多;粗軋出口溫度RT 1010~969℃,進行較低溫度軋制時,隨著軋制溫度的降低,氧化鐵皮厚度略有減薄。
變截面薄板在車身制造中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變截面,汽車輕量化,汽車工業,車身制造,應用研究,薄板
摘 要:
汽車工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已成為世界第4大汽車生產國。伴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汽車工業的發展將會有著更為強勁的勢頭。
便攜式板料應變測量系統GMAS
關鍵詞:,沖壓成形,網格圖像,視覺測量,圖像處理技術,應變測量,板料,拉延成形,直方圖修正,線性變換,噪聲
摘 要:
基于網格測量板料沖壓零件拉延成形的面內應變分布和厚度變化,是進行沖壓成形分析的一種有效手段.結合實例研究了視覺測量中的關鍵技術之一——網格圖像處理主要步驟、理論及方法.結果表明采用圖像處理技術能改善網格圖像的視覺效果,提高圖像的清晰度;突出圖像中的有用信息,削弱干擾和噪聲,強調邊緣,從而將圖像轉換成了一種更適合人或機器進行解釋和分析處理的形式,是視覺技術進行板料零件應變測量的必備基礎.
板料軋制過程的等效建模及其在研究微觀晶向角變化中的應用
關鍵詞:軋制,等效建模,微觀晶向角,DEFORM,
摘 要:
基于DEFORM平臺 ,提出了兩種解決軋制模擬咬入困難的等效工藝 ,并利用這種等效建模方法 ,對板料軋制過程中的微觀晶向角變化做了初步的分析 ,為以后進一步深入研究板料軋制的微觀機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板料網格應變顯微測量系統應用研究
關鍵詞:網格應變,測量,成形極限,圖像處理
摘 要:
綜合分析了國內外網格應變測量的研究情況以及應變測量對于FLD的重要性及意義,設計了專門的網格應變用顯微測量儀,并選擇了合適的CCD和圖像采集卡,構成了板料網格應變顯微測量的桌面系統。針對不同形式的應變網格,分析了不同網格印制方法的特點,研究了不同的圖像處理測量方法,完成網格應變顯微測量系統軟件的開發及應用研究。
TA1_Q235循環累積變形復合的試驗研究
關鍵詞:Ti/Q,顯微硬度,累積疊軋焊,界面化合物,
摘 要:
通過Gleeble-1500熱模擬試驗機研究了不同變形溫度和變形量的累積疊軋焊過程,借助掃描電鏡、顯微硬度儀等手段,對循環累積變形復合后的Ti/Q235復合試樣的界面生成物、顯微硬度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兩母材元素在界面反應生成化合物,主要有TiC和Fe2Ti;溫度達到950℃,或累積變形量達到150%,界面顯微硬度均有減小趨勢;大變形使界面生成的脆性化合物受擠壓破碎、變形、分散,有利于金屬結合。
SiC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薄板軋制工藝研究
關鍵詞:SiC顆粒增強復合材料,軋制加工,薄板,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軋制溫度,軋制方式,材料力學性能,顯微組織,擠壓方向,軋制變形
摘 要:
研究了軋制方式、軋制溫度等對SiC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軋制溫度為410℃,沿平行于擠壓方向進行交叉軋制可以制備出高質量、高性能的薄板。軋制態7075/SiCp復合材料薄板的力學性能為:sσ=542.51 MPa,bσ=666.09 MPa,δ=4.91%。軋制變形對擠壓過程中形成的SiC顆粒條帶狀不均勻分布也具有改善的作用:軋制過程中,SiC顆粒破碎,尺寸明顯變小,形貌呈鈍化趨勢,隨著軋制變形量的增加,SiC顆粒分布趨于均勻。
SiCp/AZ61鎂基復合材料的力學與阻尼性能
關鍵詞:攪熔鑄造,鎂基復合材料,阻尼性能
摘 要:
采用攪熔鑄造法制備碳化硅顆粒增強鎂基復合材料SiCp/AZ61,通過拉伸實驗、動態機械熱分析和顯微組織觀察等方法研究了其機械性能與阻尼性能。結果表明,在室溫下碳化硅顆粒的加入使基體晶粒明顯細化,鎂基復合材料的性能與AZ61合金相比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其阻尼的提高可以用G-L位錯釘扎模型解釋。由于碳化硅顆粒的加入使基體中界面數量增加,高溫情況下更加容易發生界面滑移,材料的阻尼性能有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