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壓文獻列表
大鍛件中心壓實法(JTS)鍛造過程有限元分析
關鍵詞:大鍛件,中心壓實法,有限元分析,鍛造,高溫度梯度,溫度場,應力應變場,等效應變,靜水壓力,有限元方法
摘 要:
在大鍛件生產中,中心壓實法(JTS法)是壓實大鍛件中心缺陷的一種有效方法。但在具體的工藝實施過程中,對大鍛件在JTS法鍛造中的溫度梯度控制,鋼錠外表面的冷卻控制,以及溫度梯度對內部的應力應變及組織的影響缺乏足夠的認識,所以很難掌握其規律。大鍛件單件生產的特點,又限制了其工藝實驗的可行性。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根據溫度場的特點,建立合理的邊界條件及參數,計算吹風和噴水等冷卻方式所對應的鍛件溫度場。通過熱力耦合模型和剛塑性有限元分析,模擬在內外具有較高溫度梯度情況下的鍛件應力應變場,分析了溫度梯度對鍛件內部應力應變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鍛件的溫度梯度對其應力應變具有重要影響,溫度梯度越大,鍛件中心的等效應變和靜水壓應力越大,壓實中心缺陷的效果越好。該模擬結果及其參數將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大鍛件生產工藝。
大鍛件生產行業與鍛造技術發展
關鍵詞:產業結構,大鍛件,生產技術現狀,
摘 要:
介紹了我國大鍛件產業結構和國內外大鍛件生產企業技術能力現狀的發展方向。提出了我國大鍛件生產的發展方向。
大鍛件鍛造的新中心壓實法——一維溫差鍛造法
關鍵詞:大鍛件,中心壓實法,新中心壓實法,
摘 要:
針對大型鍛件鍛造的特點 ,綜合了普通平砧拔長和中心壓實法的優點 ,提出了一種新的中心壓實方法。此法只使鍛坯上下表面強制冷卻 ,建立一維不均勻溫度場后 ,采用上下平砧鍛造。模擬試驗結果表明 ,新方法不僅在壓實效果上達到或超過了中心壓實法 ,而且能避免采用中心壓實法時 ,操作過程復雜、鍛件表面壓傷、折疊等不足
齒輪軸軸心晶間裂紋的產生與預防
關鍵詞:齒輪軸,方鋼錠,脆弱結晶界面,軸心晶間裂紋
摘 要:
通過對方型鑄錠結構和鍛造過程的應力應變分析,得出齒輪軸在鍛造生產中產生貫通性軸心晶間裂紋的主要原因是源于鍛造鐓方時對脆弱界面的撕裂及平砧拔長鍛制棒材時對缺陷的擴展。因此采用八棱形鋼錠鍛造齒輪軸,并采取上下V形砧拔長圓坯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軸心晶間裂紋的出現。
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高中壓轉子技術的發展
關鍵詞:超臨界,超超臨界,高中壓轉子,鐵素體耐熱鋼,鎳基合金,火電站
摘 要:
火電機組采用高參數(壓力、溫度)、大容量(功率)技術,可以提高發電效率,降低煤耗,控制CO2排放,減少環境污染,是目前國內外火電生產的發展方向。本文對高參數火電機組的國內外發展現狀和前景,火電機組的關鍵零部件高中壓轉子材料及成形制造技術的發展狀況,做了簡要的敘述。
擺動輾壓成形件高度尺寸精度分析
關鍵詞:擺動輾壓,成形件,高度,精度
摘 要:
扼要介紹了擺動輾壓成形過程的工作原理及擺頭運動軌跡 ;詳細分析了擺頭運動傾角(即擺角 )的大小與擺頭錐角不匹配和擺輾中心的偏移對擺動輾壓成形件高度尺寸精度的影響 ,探討了國內外擺輾機的合理應用范圍 ,指出只有擺角較小的擺輾機才宜于凈形與近似凈形加工擺動輾壓成形件
TA15鈦合金環形鍛件組織與性能的研究
關鍵詞:鈦合金,顯微組織
摘 要:
本文對α+β兩相區成形的TA15鈦合金環形鍛件組織、性能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TA15鈦合金在兩相區成形可得到均勻的等軸α+β轉變組織并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因此β相變點以下20℃-40℃是TA15 鈦合金較理想的鍛造溫度。
LZ鍛造的砧寬比、料寬比的臨界值研究
關鍵詞:拔長,鍛造,臨界砧寬比,臨界料寬比
摘 要:
通過有限元模擬LZ鍛造 ,分析鍛件心部一定區域內的應力場分布規律 ,得到對于不同壓下率 ,在不同料寬比條件下 ,使軸向應力由拉應力轉變為壓應力的臨界砧寬比 (w/h) cr;在不同砧寬比條件下 ,都存在著使橫向應力由拉應力轉變為壓應力的臨界料寬比 (b/h) cr。合理的工藝參數應由砧寬比、料寬比及壓下率 3者匹配確定
GH901合金渦輪軸鍛造工藝改進
關鍵詞:GH合金,渦輪軸,鍛造工藝,超聲波探傷,鍛件,工藝改進,力學性能,航空發動機,組織不均勻,室溫性能
摘 要:
針對某航空發動機GH901合金渦輪軸鍛件的粗晶、組織不均勻、超聲波探傷雜波超標和最終性能不合格問題,對渦輪軸鍛造工藝進行了研究。分析了新舊兩種鍛造工藝對鍛件組織和性能的影響,認為,采用"改鍛→拔長→鐓頭"的新變形工藝可以優化GH901合金渦輪軸鍛件的組織和性能。通過工藝改進,產品合格率由原來的50%提高到了幾乎100%。所生產鍛件的組織、性能、超聲波探傷等各項指標全部滿足技術標準的要求,且已經過試車考核,裝機使用。
Al-2.18Cu-1.53Mg-0.97Fe-0.96Ni高純鋁合金鍛件工藝研究
關鍵詞:鋁合金鍛件,模鍛件,自由鍛件,鍛造工藝參數,力學性能,鍛造溫度,工業化生產,溫度范圍,固溶溫度,顯微組織
摘 要:
為滿足航空器對鍛件的技術要求,在工業化生產線中,采用力學性能檢測,硬度檢測,組織觀察等方法研究了Al-2.18Cu-1.53Mg-0.97Fe-0.96Ni合金鍛造工藝(鍛造溫度、變形程度、變形速度、熱處理參數)對鍛件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確定了該合金鍛件生產工藝流程和鍛造工藝參數。實驗表明:該合金鍛造溫度范圍確定為350~470℃,固溶溫度是525~535℃,時效溫度195℃,時效保溫時間12 h。
140CrNiMo鍛造半鋼軋輥的試制
關鍵詞:鍛造,鍛造半鋼軋輥,CrNiMo
摘 要:
介紹了140CrNiMo鍛造半鋼軋輥的生產試制情況。采用澆鑄軋輥工裝鑄造半鋼毛坯,鑄坯為軸類形狀,提高了鑄坯利用率。鍛前采用低溫長時間加熱擴散;鍛造時使用上平、下V型砧(型砧越舊越好)直接拔長軋輥鑄坯,嚴格控制壓下量,有效減少了拉應力而增加壓應力,較好地解決了鍛造半鋼軋輥鍛造時的裂紋問題。鍛造比不小于2,較好地改變了碳化物的分布狀態,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綜合力學性能。終鍛溫度為900℃,鍛后空冷到450~500℃進爐熱處理。鍛后進行正火+球化+擴氫退火熱處理,最終熱處理后,輥身組織為細珠光體+二次碳化物,制造出合格的鍛造半鋼軋輥
19Mn6鋼板改鍛作鍋爐鍛件的試驗研究
關鍵詞:鍛造過程,熱處理狀態,鍛件,鋼板,力學性能,化學成分,加熱溫度,金相組織,鍋爐,保溫時間
摘 要:
研究19Mn6鋼板經過鍛造及熱處理后能否代替20、25鋼用作鍋爐鍛件。通過對原材料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及金相組織進行分析,確定是否符合國家標準,然后進行下料、鍛造、熱處理、取樣。經過試驗及組織性能分析發現,19Mn6鍛件的各項性能指標均能達到檢驗標準,可以代替20、25鋼做鍛件使用。并確定19Mn6鋼鍛件的鍛造溫度為:加熱溫度1200℃,保溫1 min·mm~(-1);始鍛溫度1100~1150℃;終鍛溫度≥850℃,鍛后空冷。鍛后采用正火熱處理,加熱溫度為910~940℃,保溫時間為1 min·mm~(-1)空冷。
影響高速剪切毛坯斷面質量的技術參數
關鍵詞:機械制造,斷面質量,高速剪切,斷裂機理,影響因素,
摘 要:
從斷裂力學逆角度對高速棒料精密剪切過程的斷裂機理進行了分析,討論了高速剪切時,剪切速度和剪切溫度對剪切后毛坯斷面質量的影響。
棒料剪切模刀板失效對鍛造成形的影響
關鍵詞:剪切模,刀板,鍛造成形,下料,棒料剪切,坯料,材料工程,壓料裝置,壓力機滑塊,鐓粗
摘 要:
棒料剪切下料是鍛造生產的首道工序 ,下料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了后道鍛造成形工序的質量 ,特別是精密成形工藝對坯料的質量要求更高 ,常用的剪切模下料不能滿足其對坯料重量和外觀質量的要求。本文對常用的剪切模刀板的失效原因進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防止措施
棒料高速精密剪切合理加載速度的探討
關鍵詞:沖擊系統,棒料剪切,斷裂韌度,
摘 要:
從理論和實驗分析了沖擊載荷產生的高應力和高速度對棒料剪切質量的影響,論證了沖擊加載產生的高速度剪切對減少棒料剪切區的塑性變形、加快裂紋的產生以及控制裂紋的擴展方向具有顯著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