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壓文獻列表
塑性加工方法在粉末高溫合金中的探索研究
關鍵詞:熱塑性加工方法,,粉末高溫合金
摘 要:
采用塑性加工方法,本文初步探索了預變形對PREP高溫合金粉末及熱等靜壓后合金顯微組織的影響。結果表明,粉末預變形可以促進熱處理后粉末組織的均勻化,并可降低合金的再結晶溫度,改善合金組織,消除部分枝晶,對提高粉末的利用率及降低粉末高溫合金盤件的成本具有較大的實際意義。
塑性變形對BT20鈦合金焊縫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關鍵詞:BT20鈦合金,,焊縫,,塑性變形,,顯微組織,,力學性能
摘 要:
分析塑性變形對BT20鈦合金焊縫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試驗采用鎢極氬弧焊對接焊形式對BT20鈦合金施焊;焊接接頭的塑性變形試驗在油壓機上進行,變形過程中采用了雙保溫措施。結果表明:鎢極氬弧焊是一種適合BT20鈦合金的焊接方法,在其它焊接參數一致的情況下,電流越小,焊接質量越好;塑性變形加退火可顯著改善BT20鈦合金焊縫的材料組織、細化晶粒,提高焊縫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
熱壓縮Ti-4.5Al-3Mo-1V合金的流變應力行為
關鍵詞:Ti-4.5Al-3Mo-1V合金,,熱變形參數,,流變應力,,BP網絡
摘 要:
采用Gleeble-1500熱模擬機對Ti-4.5Al-3Mo-1V合金在α+β相區進行了等溫熱壓縮實驗,根據摩擦修正后的流變應力曲線,研究了此合金在α+β相區恒溫壓縮時的動態軟化規律,分析了熱變形參數對該合金流變應力的影響,并采用BP人工神經網絡的方法建立了該合金高溫變形抗力與應變、應變速率和溫度對應關系的預測模型。結果表明:合金的流變應力曲線在低應變速率下達到極值后逐漸軟化,在高應變速率下,出現極值后連續振動,然后再逐漸軟化的現象;軟化的主要機制為動態再結晶;流變應力隨溫度的升高和應變速率的減小而急劇降低;神經網絡方法能夠較精確地預測材料的流變應力。
熱壓燒結對GdSiGeDy合金室溫磁制冷性能的影響
關鍵詞:磁熵變,,機械合金化,,熱壓燒結,,磁制冷材料
摘 要:
用機械合金化制備的GdSiGeDy系合金粉末作為真空熱壓燒結的原料,研究了真空熱壓燒結溫度、燒結時間及升溫速率對燒結體磁制冷性能的影響,并用VSM測出的數據作了磁熵變曲線圖。經實驗研究后得出結論:升溫速率對磁熵變的影響較大,且隨升溫速率減小,最大磁熵變增加;隨著燒結溫度的提高,樣品的最大磁熵變是先增加,后減小,到達1050℃時,樣品失去鐵磁性。
熱壓參數對TA15合金流動應力及顯微組織的影響
關鍵詞:TA15鈦合金,,等溫壓縮,,流動應力,,顯微組織
摘 要:
在α+β兩相區和β單相區對TA15合金進行恒應變速率等溫壓縮試驗,實測得到了一組流動應力應變曲線,并對流動應力及壓縮后的顯微組織變化規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應變速率對TA15合金的流動應力有顯著影響,變形溫度對流動應力的影響程度與應變速率大小密切相關;較低溫度快速壓縮時易得到均勻細小等軸α相組織,慢速壓縮時組織有一定的粗化。較佳等溫壓縮溫度為900℃~980℃,應變速率可根據鍛件成形、組織性能及生產率的需要在一定范圍內選取,宜采用適當大的應變速率。
鋁合金軋制過程中的熱力耦合分析
關鍵詞:熱軋,,流動應力,,熱力耦合,,有限元
摘 要:
通過鋁合金在Gleeble-1500上的實驗數據,建立了本構方程。根據彈塑性熱力耦合大變形有限元理論,獲得了熱軋過程中的數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壓下率、軋制速度以及接觸傳熱系數等參數對溫度和流動應力變化規律的影響,并與某鋁廠熱軋板帶生產過程中不同壓下率下的力能參數變化進行了對比,計算結果表明模擬值與實測值吻合較好,誤差低于15%。
鋁合金圓錐形零件粘性介質溫成形研究
關鍵詞:粘性介質壓力成形,,溫成形,,熱力耦合數值模擬,,鋁合金
摘 要:
采用熱力耦合有限元數值模擬方法對鋁合金圓錐形零件粘性介質溫成形過程進行了模擬分析,研究了成形過程粘性介質和板材的溫度分布、不同溫度條件下成形零件壁厚分布、成形載荷等。結果表明,圓錐形零件的底部圓角區域為成形危險區域。非等溫粘性介質溫成形過程中,在粘性介質內部形成的非均勻溫度場影響了板材的溫度分布。當粘性介質溫度略低于板材溫度時,坯料中心區域溫度較低,有利于延遲底部圓角成形時的破裂,提高了零件壁厚的均勻性。分別進行了室溫和加熱時鋁合金圓錐形零件粘性介質壓力成形試驗,試驗結果與數值模擬具有相同的規律。
硫化物對冷輾芯輥疲勞裂紋萌生的影響
關鍵詞:材料科學基礎學科,,硫化物,,高速鋼W6Mo5Cr4V2,,芯輥,,冷輾
摘 要:
硫化物夾雜對疲勞裂紋源萌生的影響有正負二重性。本文分析硫化物形狀、尺寸、分布和力學性能對高速鋼W6Mo5Cr4V2冷輾芯輥疲勞斷裂的作用,認為質軟硫化物能夠減緩硬脆非金屬夾雜物對基體產生的嵌鑲應力,阻止疲勞裂紋的萌生。
利用菲克擴散定律計算脫碳層厚度
關鍵詞:材料失效與保護,,脫碳層,,碳鋼,,菲克擴散定律
摘 要:
碳素鋼在熱處理時,當組織為奧氏體時的高溫有氧環境中,伴有脫碳現象。脫碳嚴重時,導致工件力學性能下降,甚至報廢。本文采用菲克擴散定律,對碳素鋼在高溫有氧環境中脫碳動力學問題進行探討,給出了鋼材表層碳含量與溫度、時間的物理關系。
金屬自由表面斷裂的實驗研究
關鍵詞:機械制造,,鐓粗,,鋁合金,,斷裂準則
摘 要:
給出了LY12鋁合金試樣在不同鐓粗條件下的實驗結果。實驗結果表明:工、模具間的摩擦條件對金屬自由表面斷裂有很大的影響,而試樣高徑比對自由表面斷裂的影響較小。利用實驗所獲得數據對廣泛使用的Cockroft&Latham經驗斷裂準則在確定金屬可加工性能的能力方面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Cockroft&Latham韌性斷裂準則計算結果與實驗結果比較吻合。
基于逐步回歸法的TA15鈦合金本構模型的建立
關鍵詞:TA15鈦合金,,材料本構模型,,逐步回歸法
摘 要:
采用等溫恒應變速率壓縮實驗研究,揭示了TA15鈦合金熱變形過程中變形溫度、應變速率和應變對流動應力的影響規律。利用逐步回歸法確定了影響流動應力的宏觀可測變量(變形溫度、應變速率和應變)的"最優"自變量子集,基于熱壓縮實驗數據和部分神經網絡預測數據,利用最小二乘估計算法求解模型回歸參數值,建立了基于逐步回歸法的TA15的材料本構模型。實驗值與回歸計算值的對比表明:所建立的材料本構模型描述TA15鈦合金的熱變形過程中所發生的動態軟化過程(動態再結晶和動態回復)是合理可行的,且所建的材料本構模型形式簡單,方便于應用到商用有限元軟件所提供接口子程序中。
基于正交回歸的GH44合金本構關系研究
關鍵詞:GH44合金,,熱物理模擬
摘 要:
通過熱物理模擬試驗, 系統地研究了主要熱力參數 (變形溫度、變形速率、變形程度) 與流動應力間的數值關系, 采用正交設計原理, 科學地分析并回歸出 GH44 合金的本構方程, 定性地探討熱力參數對 GH44 合金成形性能的影響規律, 為GH44合金的熱變形數值模擬和熱力參數的合理制定與控制提供了依據。
基于BP神經網絡的2D70鋁合金本構關系模型
關鍵詞:2D70鋁合金,,BP算法,,神經網絡,,本構關系,,熱加工工藝
摘 要:
利用Thermecmastor-Z型熱加工模擬試驗機對2D70鋁合金進行等溫恒應變速率壓縮試驗,獲得了不同變形溫度、不同應變速率和不同真應變下的流動應力數據。結合實驗數據和神經網絡知識,建立了具有BP算法的人工神經網絡,訓練結束后的神經網絡即成為2D70鋁合金的一個知識基的本構關系模型。誤差分析表明,該神經網絡本構關系模型具有較高的精度,可用于指導2D70鋁合金熱加工工藝的制定,并可用于2D70鋁合金熱變形過程的有限元模擬。
高速鋼鍛造工藝
關鍵詞:機械制造,,高速鋼,,鍛造工藝,,熱處理
摘 要:
在分析高速鋼特性的基礎上,介紹了高速鋼的鍛造工藝及其鍛后熱處理。
高強鋼護環省力熱成形技術的開發
關鍵詞:機械制造,,熱成形工藝,,護環,,模擬研究
摘 要:
介紹了高強高氮鋼護環的坯料包套分步擴擠熱成形工藝,并對該工藝作了相關的模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