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點行業運行情況和發展趨勢 從工業主要管理門類看,主要行業運行特點和趨勢如下: 原材料工業。受房地產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拉動等因素的影響,原材料工業生產總體保持平穩,但受產能過剩影響,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下滑,企業盈利能力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數據測算,上半年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增速同比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一、二季度同比分別增長10.2%和10%。6月份,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今年以來月度增速穩定在9.9%至10.3%的區間。上半年,原材料工業實現利潤總額4925億元,同比增長8.9%;收入利潤率為3.7%,同比回落0.1個百分點;虧損面為17.1%,同比擴大0.1個百分點。下半年運行基本平穩。盡管今年以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呈現逐月回落之勢,但仍保持在20%以上的較高水平。上半年,對原材料行業帶動作用明顯的基礎設施投資(不包括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與供應)增速達到25.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0.3%,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推進實施將加大對鋼鐵、建材和新金屬材料等原材料類產品的需求,下半年原材料行業具備保持總體平穩運行的基礎條件。同時,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和電解鋁等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大氣污染防治等政策措施的出臺落實使得部分行業轉變發展方式、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更加緊迫艱巨。綜合看,預計原材料行業將延續總體平穩發展的態勢,下半年工業增加值增速可能比上半年有所回落。 受產能加快釋放以及需求不足影響,鋼鐵行業運行困難較大。上半年,我國累計生產粗鋼3.9億噸,同比增長7.4%,日均產量215萬噸,按此水平測算全年粗鋼產量預計達到7.9億噸,粗鋼日產水平保持高位。鋼材社會庫存仍處較高水平。6月末,全國主要市場鋼材社會庫存量為1546萬噸,環比下降6.7%;雖然已連續三個月持續回落,但與年初相比,仍上升30.2%。鋼材價格持續下行。今年初,鋼材價格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回升走勢,呈現波動上行態勢,但受需求不振以及產能釋放過快等因素影響,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在2月下旬達到111.1點后持續回落,5月份跌勢明顯加快,6月份后在礦石成本支撐下跌勢有所放緩。6月末,國內鋼材價格指數為98.5點,為近年來最低點。企業效益逐月下滑。據中國鋼鐵協會統計,上半年,77家會員鋼鐵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22.7億元,增長30.4%(上年同期實現利潤同比下降94.3%)。平均銷售利潤率只有0.13%;虧損面達41%。從各月情況看,3、4、5三個月利潤額分別為2.7億元、1.5億元和1.5億元,6月份盈虧相抵凈虧損7億元。運行困局短期難改。下半年,國內用鋼需求明顯改觀的可能性較小,在鋼鐵行業全球性過剩和貿易摩擦不斷增多的情況下,鋼鐵出口難度也將不斷加大,鋼鐵行業需求難有改善。隨著鋼鐵產能的加快釋放,粗鋼日產水平持續高位,鋼材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鋼材市場供需矛盾短期內難以扭轉。另外,今年以來鋼材價格下降幅度大大快于原料成本下降幅度,鋼鐵企業經營成本壓力不減,提高經濟效益的難度不斷加大。
有色行業生產增速明顯放緩,效益明顯下滑,運行形勢仍不樂觀。上半年,有色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1%,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主要產品中,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947萬噸,同比增長10%;其中電解銅產量增長12.9%,電解鋁增長7.9%。銅材進口量價齊跌,鋁材進口量跌價漲。上半年,進口未鍛造銅及銅材200萬噸,下降20%,降幅較一季度收窄8.9個百分點。進口未鍛造鋁及鋁材38.7萬噸,同比下降3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8.6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價格低位波動。今年以來,受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美元走強、炒作資金撤出等因素影響,有色金屬價格持續低位震蕩,已降至近幾年來的低位。6月末,上海市場銅、鋁、鋅三個月期貨價格分別收于48580元/噸、14215元/噸和14420元/噸,比一季度末分別下降6250元、430元和380元。利潤降幅擴大。上半年,有色行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12.4%,降幅比一季度擴大9.4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3.17%,同比回落0.96個百分點;企業虧損面為21.2%,同比擴大0.9個百分點。目前,我國有色行業冶煉產能過剩,礦山保障能力不足,高附加值的加工產品短缺,總體上處于國際產業鏈分工中低端。同時,資源、能源、環境等方面的約束在進一步強化,加上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高企,預計下半年有色行業生產增速可能進一步小幅回調,盈利狀況也難有改觀,整體仍處于微利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