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調整積極推進。高技術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3個百分點。技術改造投資占比上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1-5月份,全國工業完成技術改造投資2.3萬億元,同比增長21.7%,快于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3個百分點,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的比重達到42.2%,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積極推進節能技術改造和重點行業能效對標達標,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快于預期。繼續加大對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的治理力度。下達和分解落實2013年鋼鐵、電解鋁、水泥等19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兩化深度融合初顯成效。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嫦娥二號衛星飛行測控距離已突破5000萬公里。區域發展協調性進一步增強,上半年中部和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和10.5%,分別快于東部地區1.3個和1.8個百分點。 信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上半年,信息消費的規模達到1.38 萬億元,增長19.8%。全國電信業實現電信業務總量6870億元,同比增長7.9%;實現電信業務收入5643億元,增長8.9%。電話用戶總數凈增5846萬戶,達到14.5億戶。軟件業務收入1.4萬億元,同比增長24.5%。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新興信息消費快速增長,微信用戶達4.9億戶,拉動移動互聯網流量收入增長56.8%。電子商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5萬億元,增長45.3%。智能手機、智能電視銷量增幅均超過25%。電信基礎設施投資1297億元,TD-LTE規模技術試驗城市擴大到15個,產業鏈薄弱環節取得突破,LTE終端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當前,信息消費已逐步成為市場中的熱點和亮點,在我國經濟增長中的拉動作用日益凸顯。 外需不振的影響程度加大。在世界經濟總體低速復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有增不減和人民幣匯率被動升值等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下,我國工業品出口增速明顯放緩。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出口交貨值同比僅增長4.8%,增速同比回落2.3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增長6.2%,4、5、6三個月分別僅增長3.1%、3.5%和2.1%。據測算,在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的1.2個百分點中,出口的影響程度接近六成。
在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和國內轉型力度明顯加大的情況下,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經濟仍運行在合理增長區間,結構調整穩中有進,轉型升級穩中提質,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但是,當前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錯綜復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