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乘用車公司自今年7月起實現盈利。”隨著上汽集團副總裁、乘用車公司總經理王曉秋的這一宣告,大集團自主品牌盈利陣營又增添一家企業。繼廣汽乘用車、長安自主品牌之后,大集團自主品牌盈利者已經過半,為我國自主品牌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劑”。不過面對成績,我們還需關注:這只是一時現象,還是大集團自主品牌已經有了持續盈利的能力? 大集團自主盈利陣營擴充 王曉秋是在7月21日,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年中干部大會上透露上汽自主業務將在7月開始盈利的消息。數據顯示,上汽乘用車上半年累計銷售了10.97萬輛,同比增長60.84%。其中,榮威品牌1~6月銷量同比增長74%,新能源產品增速達167%,MG品牌增長也達到42%。王曉秋介紹,目前榮威RX5訂單每周達到3000輛左右,月訂單數突破萬輛。顯然,銷量的增長直接帶來了盈利的實現。 在上汽之前,長安、廣汽自主品牌已經獲利。翻看這三家企業的盈利情況不難發現,銷量都是其實現盈利的最大功臣,也是根本所在。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廣汽傳祺今年上半年銷量達16.6萬輛,同比增長170%,成為增速最快的自主品牌。其中,傳祺GS4銷量高達15.1萬輛,同比累計增長了778%,占傳祺整體銷量的90.8%。也因此,銷量的增長為傳祺帶來盈利的不斷提升,據了解,今年1~4月傳祺已經創造了14億元的利潤。 大集團自主品牌最早實現盈利的是在去年突破百萬銷量的長安。資料顯示,長安自主品牌從2014年第四季度開始實現單季度盈利,2015年,隨著銷量的不斷攀升,自主業務盈利狀況持續改善。 持續盈利是關鍵 分析大集團自主品牌盈利的原因,最直接、最表象的原因還在于銷量的提升。上汽乘用車之所以能在7月實現盈利,其根源也是銷量的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安慶衡認為,銷量的增長為自主品牌帶來了盈利的可能。 除此之外,把握市場需求,提供有效供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當前,自主品牌的盈利很大程度上來自對SUV等細分市場的把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王青表示,對SUV市場的成功預判、搶先推出更適合中國消費者的適應性產品,讓自主品牌在這一細分市場取得了先發優勢。北汽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峰也曾表示,消費結構的變化帶來SUV在中國市場需求量的激增,也給了在這一領域有所準備的自主品牌機遇。 不過,盡管大集團自主品牌盈利狀況在改善,但目前來看也僅是微利,且不具有穩定性。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就曾直言“自主品牌是賠本賺吆喝”。 從目前支撐自主品牌銷量提升的SUV產品來看,合資品牌也在向這一領域加快布局,這場SUV爭奪戰愈演愈烈。當越來越多的車企想要搭上SUV這趟快車,開始爭相推出多款SUV新車型時,這片曾經的“藍海”也會加速變成“紅海”。 長安汽車今年的表現最能說明SUV市場的變化。去年一路高歌猛進的長安自主品牌今年卻連續幾個月遭遇“斷崖式”下跌,CS35、CS75等主力車型近幾個月來的表現并不理想,長安自主品牌今年的盈利狀況能否延續去年的態勢也并不樂觀。 自主品牌市場表現不穩定的不僅長安一家。剛剛宣布進入盈利期的上汽自主品牌自2007年起步至今已近十年,但這十年來,榮威的表現也是起起伏伏,在幾年前還是自主品牌市場銷量主力,前兩年卻遭遇“滑鐵盧”,今年借推出重磅產品和發力新能源汽車才開始好轉。 業內專家認為,短暫的盈利并不值得歡呼,長期的穩定發展才重要。目前,大集團自主品牌先后盈利,除產品本身迎合了市場需求外,更重要的還在于品牌力的提升。大集團近些年來在自主品牌研發、制造和營銷方面的側重,如今正在以市場銷量來回報,但這種狀態需要持續。 把握好銷量與產能的平衡 銷量、利潤總是與產能緊密相關,與此次上汽乘用車實現盈利的消息同時見諸媒體的是其產能不足的消息,這也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據了解,上汽乘用車相關車型主要在上汽臨港工廠生產,目前臨港工廠的總產能為一天400輛,每月1.2萬輛的產能一半為榮威RX5,同時還要生產榮威e950、e550和MG3。為了緩解產能不足的問題,臨港工廠正在醞釀翻班計劃,但即便翻班生產,臨港工廠的月產能也不過2萬多輛。有消息稱,為了緩解產能不足的問題,上汽正在協調斯柯達產能為榮威所用,并計劃重啟儀征工廠,希望趕在年底前增加新產能。 與上汽的產能不足一樣,廣汽傳祺和長安自主品牌在銷量增長的同時也都遭遇了產能不足困擾。今年初,廣汽傳祺就被爆出產能不足,GS4無法全面交付的問題。為此,廣汽新增了傳祺生產線并對原有生產線進行了調整,盡最大可能滿足市場需求。長安汽車也在2015年遭遇過產能不足的困擾,在渝北、北京工廠產能利用達到飽和的情況下,長安只能利用新工廠 代工的方式解決產能不足問題。 “銷量高速增長期,產能不足幾乎是所有車企在上升階段都會面臨的問題,這也是我國汽車行業結構性產能過剩的表現。”王青認為,怎樣調整產能不足,確保銷量的上升勢頭不被產能拖累,是考驗大集團自主品牌盈利的關鍵。有效化解產能不足,讓新增產能確保車輛品質,對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起著決定性作用。車企如果不能在滿足產品產能的同時保證產品品質就會對品牌發展造成毀滅性打擊,更談不上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