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湯做飯、搬運行李、組裝手機、精準焊接……日前,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新型的機器人能工巧匠紛紛亮相。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最新報告顯示,由于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同機器人技術相互融合步伐加快,未來機器人革命將創造數萬億美元的市場。該報告指出,中國在2013年就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預計到2017年,中國機器人的使用量將達到42.8萬個,成為機器人使用第一大國。與此同時,中國自身正全面發力,積極培育本土機器人制造企業。 推廣機器人——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機器人被視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最新市場調研報告認為,未來幾年,全球機器人市場將呈現兩位數的增長速度,主要是受到如下因素的推動:全球化競爭帶動生產線的現代化升級,節能技術和新材料的發展需要生產工具革新,人機對話開辟新應用、催生新市場,產品上市周期縮短、對柔性生產要求增加,等等。預計以生產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工業4.0”將對全球制造業升級發揮越來越大的引領作用。 總部位于瑞士的ABB集團在發給本報記者的新聞稿中講道,在中國機器人產業向前趕超的進程中,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只是第一步。當前,每萬名中國工人使用30個機器人。相比而言,美國的機器人使用密度是中國的5倍,德國則為中國的10倍。考慮到中國機器人使用密度還非常低,未來市場的發展態勢顯而易見。該公司機器人業務負責人內塞特表示,“過去兩三年,我們親身經歷了中國機器人行業幾乎爆炸性的增長,這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認為,總體來看,機器人的使用不僅沒有增加失業,反而會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正在世界各地“服役”的100萬臺機器人直接創造了300萬就業機會,并將在今后5年成為主要的就業引擎,在消費電子、食品、風能太陽能、先進電池制造等領域再創造100萬個崗位。對機器人投資增加的國家,其制造業雇傭人數也在增長。 保持競爭力——需要大力促進生產自動化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秘書長古德龍·利岑貝格爾對記者表示,自動化是提高生產率和促進節能環保的保證。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長最快的消費市場,龐大的中產階層對消費產品、醫療服務和高質量生活的需求與日俱增。制造業的自動化趨勢將驅動中國的機器人產業投資持續增加。除了對現有工廠進行現代化改造,不同行業的企業也在中國增設生產基地,以贏得市場份額。無論是外資汽車廠商還是中國本土企業,都宣布了大規模自動化投資計劃,或用于生產節能汽車,或提高現代化生產能力。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