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大的機器人制造商之一iRobot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科林·安格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機器人市場增長相當迅猛,且持續增長趨勢明顯。這一市場既包括工業機器人,也包括家庭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消費型機器人。作為全球領先的制造業大國,中國快速的經濟增長也帶動其薪資水平迅速攀升。為了保持制造業競爭力,中國的企業需要大力發展生產自動化。這有助于推動工業機器人應用的增加。安格爾說,iRobot已將中國定位為最重要的增長市場。該公司還專門為中國市場積極開發產品,不斷根據當地情況優化清潔機器人的功能與類型。他說,中國具備成熟的機器人制造技術和條件,這也是該公司選擇中國作為生產基地的重要因素。 瑞穗銀行產業調查部專家松田由己稱,在從勞動密集型到技術密集型的轉型過程中,大規模應用工業機器人,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用工成本。預計今后中國在各領域將更積極地引入工業機器人、促進機器人產業的全面發展。 實現大跨越——推動制造業向高附加值轉型 “中國對自動化的迅猛需求反映了大批量、低成本生產模式的終結。”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近日評論說,中國政府清醒地認識到,要克服面臨的諸多挑戰,必須進行一個大的跨越,即推動制造業向高端高附加值轉型。 中國工信部提出了一系列扶持舉措,目標是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使國產機器人在高端市場的占有率達到45%以上份額。到2014年,中國已有30個在建或已建成的機器人工業園區,到2020年將投資800億美元。 《經濟學人》表示,要成功復制日韓在發展機器人產業方面的經驗,中國還需要加強政策、企業和文化方面的綜合舉措,實現整個工業的升級換代。一旦成功,中國的機器人密度將翻一倍,值得世界關注。 《日本時報》的評論認為,當前在中國市場上占主要份額的還是幾大國際機器人企業,但中國本土制造商追趕快速,尤其是在簡單功能型機器人的銷售方面業績不俗。隨著中國政府、企業和投資者對機器人產業的支持,中國機器人市場格局可能會很快發生變化。總部設在美國的一家咨詢公司指出,亞太地區蓬勃發展的基礎設施項目將需要越來越多的國產機器人。不過引入自動化生產線的初期投資很大,可能會讓不少中小企業望而卻步。 在2015年漢諾威世博會上,上海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三名大學生開發的“3D復印打印機”獲得全球xplore電氣自動化大獎賽一等獎。中國駐德國使館教育處公參董琦說,這項作品體現了“工業4.0”的個性化、快速更新的設計理念,也是中德高校十多年來在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成果。 利岑貝格爾表示,今后若干年國內外機器人企業的競爭將日趨激烈。中國不乏后發趕超的實例,這些機器人簡單易用,投入市場快、價格低。但是類似功能單一的機器人無法取代更復雜的高科技機器人,比如在汽車生產或其它需要高質量、精益生產的流程中。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為各種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