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應加快公共充電樁建設。調查顯示,公共充電樁不足、便利性不夠的難題普遍存在。例如,上海是新能源車推廣示范城市,但按照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進辦公室公開數據測算,截至去年12月31日,上海新能源車數量和充電樁數量比例為1∶0.32,由于充電時間普遍長于加油時間,少數充電樁遠遠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充電需求。 因此,推出政策鼓勵企業發揮各自優勢,見縫插針建設公共充電樁,也是推廣新能源車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比亞迪汽車發展規劃部總經理嚴琛曾表示,如果國家出臺鼓勵建設公共充電樁的政策,比亞迪將積極進行公共充電樁建設。可以預計,如果出臺鼓勵建設充電樁的政策,吸引各大車企或其他社會資本加入充電樁建設,公共充電設施短缺的難題將得到有效解決。例如,政策可以嘗試鼓勵在各大停車場建設公共充電樁或充電墻盒,方便新能源車充電。 第四,應進一步打破地方保護。2014年,國內新能源車能有突飛猛進式的增長,最關鍵的因素是中央推廣新能源車的政策給力,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方保護。事實證明,在政策最開放、地方保護最少的城市,新能源車的銷量就最好。但是,不少城市還存在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地方保護現象,條塊分割的市場嚴重制約了新能源車的推廣,以至于有新能源車企人士直言,新能源車的銷售戰略是跟著政策走,哪個城市政策開放,就去哪個城市重點開拓。 目前,雖然被列為新能源車試點的城市和地區接近100個,但車企真正能進入的市場很少。因為大部分試點城市的補貼配套政策遲遲不落實,還有部分地方政府對外地車企設置了很多審核條件。即使在補貼政策落實到位的城市,不同的新能源車的遭遇也各不相同。2015年,地方保護的現象依然存在,需要更加給力的政策來保駕護航。 最后,應繼續推出給力的消費政策。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最大擔心有三個:充電困難、續航里程不足、價格太高。針對消費者的擔心,對癥下藥給出支持辦法,將有效降低消費者的顧慮。2014年,國家先后推出了購置稅減免政策、公車采購新能源車政策等,中央和地方試點城市對等補貼政策等,上海還為新能源車提供免費車牌等,極大促進了新能源車的銷售。 今年北京對新能源車增加了1000輛搖號指標,并對新能源車免停車費。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可以給新能源車主更優惠的政策。以北京為例,可以嘗試如下政策:新能源車可以占用公交專用車道,新能源車尾號不限行,新能源車免高速費和過橋費等,降低充電價等。各種利好政策多管齊下,自然能進一步撬動新能源車市場。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