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正在面臨形勢大考驗。針對目前配套件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業內專家達成的共識是,改善配套件發展的困境首先要從技術入手。 本土配套企業有空間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在行業形勢分析報告中曾指出,作為為主機廠配套的配套件行業,隨著“十二五”期間主機產品總量的進一步上升,本土配套件企業還有同步上升的空間。 不過,由于目前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企業雖然數量不少但力量薄弱,而且產品種類繁雜,與主機相比產值較低,仍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具體表現為:缺乏能夠支撐和帶動零部件行業發展和結構優化升級的大企業;國內配套件生產企業組織結構松散,產品趨同化嚴重;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和企業集團。 這其中有兩大問題比較突出,其一為,產品低水平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的現象嚴重。其二為,技術附加值高的高檔次產品品種少,不能滿足主機發展的需求,產品結構性短缺的矛盾依然存在。 液壓元件是工程機械產品關鍵的部件之一,它既能體現工程機械產品的整機作業效率、操作的便捷與舒適性,又是整機工作中的主要故障源。而國內目前所生產的液壓系統出現故障的頻率較高。 據統計,液壓系統出現的故障約占總數的50%~70%。其中由于密封件、組合件等加速老化、失效造成滲漏的故障,占液壓系統故障的50%左右。另外,液壓泵、液壓馬達壽命短的問題也較為突出。正是由于國內配套件企業的產品還難以滿足主機企業的配套要求,使得進口成為惟一選擇。這一點在挖掘機配套方面體現尤為明顯,一方面進口液壓件高昂的價格以至于“吃掉工程機械行業70%的利潤”,另一方面本土主機企業由于配套件問題長期受制于人。 兩大途徑來提升技術 在2014年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年會上,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指出,“雖然國產一般性零部件可以滿足主機企業需要且供應充足,但高技術、高可靠、高附加值的高端液壓閥、液壓泵、行走馬達、軸承和發動機等嚴重短缺,還必須進口,今后要加快解決這一難題。”
近幾年,得益于高速發展,為主機企業自行研發制造核心零部件創造了條件,各主機企業加大了投入,在動力系統、液壓系統、傳動系統和電控系統等關鍵零部件領域均有所突破,將成為未來解決我國高端配套受制于人的重要途徑之一。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