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汽車這個傳統制造業被注入了互聯網思維,會發生什么樣的化合反應呢?特斯拉的橫空出現,蒂姆·庫克要造iCar,傳統汽車企業早已躍躍欲試,互聯網“造”車風潮在2014年掀起,2015年勢必要愈演愈烈!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之一,各種創新嘗試不斷,過去互聯網思維在中國“造”出了哪些車?互聯網的三大巨頭“BAT”紛紛與國內的汽車廠商合作,建 立了獨立的聯盟體系,彼此在爭奪什么?如今的聯盟格局如何?汽車廠商們正在醞釀哪些新的變革?這場互聯網造車的變革中孕育著哪些新的機會,又會有哪些風 險? 面對互聯網企業對汽車的“圍追堵截”,傳統汽車企業也在互聯網汽車浪潮沖擊下尋求合作與改變。 重構“生態圈” 互聯技術掀起汽車制造革命 互聯網企業在成功顛覆手機、家居電視、可穿戴設備后,開始“入侵”汽車制造業。 不久前,奇瑞汽車宣布,聯合易到用車和博泰集團共同出資成立全新公司,將于2016年推出首款“互聯網智能共享電動汽車”——易奇。而在消息刊出的第二天,路透社就發表文章,轉述了福特汽車執行長Mark Fields對互聯網造車的擔憂,Mark Fields稱汽車制造企業面臨著其他商業模式的挑戰,因為來自新產業的企業正越來越多地進入汽車領域。 悉數如今要進軍汽車行業的IT企業不在少數。先是谷歌宣布要造汽車,接著有消息稱蘋果公司已組建了汽車研發團隊,此外國內小米、樂視均宣布要進軍汽車業,還有一些IT和家電企業也“摩拳擦掌”。 可見,實施互聯網汽車戰略,成為時下眾多“野心勃勃”的互聯網企業新的“燒錢”戰略,而在互聯網汽車企業的圍堵下,傳統汽車企業也在互聯網汽車浪潮沖擊下尋求合作與改變。顯然在這場“互聯網汽車”的浪潮中,誰也不能錯失發展良機。 互聯網造車風 從造車到賣車,從車聯網到汽車金融,互聯網對汽車業的入侵已經滲透到汽車全產業鏈。
今年1月以來,國內互聯網企業像打了雞血一樣紛紛推出造車計劃。1月20日,樂視宣布成立樂視超級汽車(中國)公司,英菲尼迪中國及亞太區原總經理呂征宇加盟,擔任公司副總裁,直接向樂視董事長兼CEO賈躍亭匯報。這位從傳統車企跨界到互聯網企業繼續干造車活的呂征宇表示:“歷史的發展給了樂視這樣難得的機會,我個人也會將這項偉大的事業當做我后面的人生來完成。”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