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年會“新常態下的創意經濟”經濟峰會在京召開。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在“工業4.0先進制造新標桿”主題論壇上發表了題為《“中國制造2025”的機遇與挑戰》的演講。 林左鳴剖析了“中國在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將贏得的機遇以及面臨的挑戰”,并結合國際航空制造業標桿的先進經驗和中航工業的探索踐行,為“中國制造2025”出謀劃策。 林左鳴表示,“中國制造2025”就是要通過降低成本優化企業利潤,而智能化轉型升級則是必由之路。他舉例中航工業所屬天馬公司的第六代低溫多晶硅(LTPS)生產線加以說明,中航工業天馬正積極打造一站式服務的智能工廠,實現從手動或半自動化生產線向全自動化生產線的跨越式轉型。這條正在武漢建設的國內最先進的第六代低溫多晶硅(LTPS)中小尺寸顯示屏生產線,建成后將成為業內首條全自動化生產線,用工規模將比原有6000人的生產線銳減70%左右,這將極大降低用工成本支出,從而提升企業利潤。 在林左鳴看來,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矛盾共存體。可以預見,在人口眾多的中國,對勞動力素養的提升和對勞動力需求的減少勢必引發短期的就業壓力,而這也將成為我國發展智能制造,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必須解答的兩道難題。 面對挑戰,林左鳴備好了兩條“錦囊妙計”,一是大力推進制造與服務業融合發展。林左鳴指出,制造業智能化升級,將帶來勞動力向創新和服務端的轉移。因此,推動價值創造模式由“勞動對象化”向“生活對象化”轉變,推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工業服務業、文化創意、養老健康等現代服務業,將是化解就業壓力的關鍵舉措。 二是促進科學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意)的融合創新。林左鳴說,世界經濟發展周期類似于電磁波效應,表現在科技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創意)兩者交替推動經濟發展。因此,在新一輪技術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的時代背景下,面對當前技術推動發展的空檔期,企業要在已有技術基礎上容納新的信息,用商業模式(創意)創新來創造新業態、新模式,貢獻新就業。 在發言最后,林左鳴表示,在全球市場范疇內,在全球制造業轉型升級大潮中,在國民經濟新常態的要求下,我們所制定的“中國制造2025”、工業4.0等目標都是既蘊有機遇又存在挑戰,這要求我們緊緊抓住機遇的同時,想出辦法積極應對挑戰,為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為偉大中國夢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