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信辦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有400萬家網站,13億手機用戶,6億多網民,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截至2014年6月份,移動端已成為中國互聯網的第一大入口,預計2015年將有超過40%的中國人使用手機上網。另有第三方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首次超過5億,2018年將超過7億。 這給未來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入互聯網提供了最多的可能性。3月15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在漢諾威IT博覽會(CeBIT)的演講中表示,“未來的世界,我們將不再由石油驅動,而是由數據驅動;未來的世界,生意將是C2B而不是B2C,用戶改變企業,而不是企業向用戶出售——因為我們將有大量的數據。” 在這些大數據的指引與沖擊之下,汽車行業的現有格局將被打破,汽車產業鏈和生態圈必將被優化乃至重構。更高效、更個性化的設計與制造,體系化的銷售與售前售后服務,高度智能化的操作系統,實時交互的車聯網生態,將在未來成為日常形態。 而這些關節點都將通過高速網絡傳輸。工信部部長苗圩近日透露,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在組織研究5G超高速網絡,并計劃將之應用在智能汽車上。 苗圩表示,無人駕駛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車頂上可能布滿天線,因為只有那樣才能不斷交互。但4G帶寬滿足不了汽車安全性的需要,因此至少需要5G帶寬,才能直接通過云端服務來指揮車輛的操作。 走出概念的神壇 以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的10億元基金、2016年發布新車為起點,互聯網汽車已走出了概念與想像的階段,開始用行動和實踐說話。 汽車銷量第一的汽車集團和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云計算平臺碰撞,將造出怎樣的互聯網汽車?在現階段可能還無跡可尋,甚至有人充滿質疑。 但從長遠看,那一定是超越現有汽車形態的存在,就像智能手機出現之前,多數人不敢想像“手機還可以這樣啊”。
也許,馬云最近的一番話可以作為互聯網汽車的片段式預言:未來的世界,所有的制造商生產的機器,不僅會生產產品,它們必須說話,它們必須思考;機器不會再由石油和電力驅動,機器由數據來支撐。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