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工業增長正面臨著下行壓力和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同時又有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新機遇。工業與信息產業該如何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日前,“兩會e客廳”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共同探討我國工業與信息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以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突破口 記者: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國工業領域該如何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苗圩:主動適應新常態,首先要把產業結構調整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改變過去大量依靠能源、資源消耗,破壞環境的粗放式發展方式,更多地轉向以創新驅動為主的發展模式。其次,要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趨勢,主動占領制高點。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從2010年開始成為熱點,大家眾說紛紜。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催生或者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觸發點,是由移動、寬帶、無線、泛在網絡的發展和應用帶來的機遇。所謂的不同點,無非是與哪些方面結合,也就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互聯網+”。加什么東西可能有不同的觀點,比如,互聯網加新能源,互聯網加先進制造技術,比如3D打印等。我們認為抓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會給我國新一輪發展帶來很多的機遇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記者:工信部提出,以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突破口,為什么選擇智能制造作為發力點呢? 苗圩:由于網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工業產品智能化將是未來的趨勢。不管是工業機器人還是生產線,將來如果都能實現智能化,勞動生產率將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曹淑敏:寬帶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幾乎所有的產業都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尤其是互聯網技術跟工業的融合。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有了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提法。
當前,兩化融合帶來了產品個性化、制造業服務化、流程虛擬化……國內很多企業已經在做上述實踐。更高級的融合是工業互聯網,它將極大地降低工業能耗,提高產品質量。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