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鐵路項目只是京津冀協調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中的一部分。未來,在區域范圍內,還將有多條軌道交通、市郊鐵路、城際鐵路、高速鐵路以及高速公路建設開通。規劃者希望通過現代化交通網絡把各個城市之間拉進,交通一體化被看做是區域一體化的基礎。 而在京津冀未來的協調發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應屬大氣治理方面如何開展合作。 近年來,環境生態惡化已經成為長期困擾首都和京津冀地區的重要問題。中國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空氣質量較差的城市中,僅河北就占了七席。 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在2015年北京“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京津冀三地聯合治理霧霾已成共識。北京今年將推動編制實施區域大氣污染防治中長期規劃,完善預報預警、科技治污、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加大空氣重污染應急措施的實施力度。 天津市市長黃興國與河北省長張慶偉在近日所做的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治污工作時,也均使用了“鐵腕”一詞。這個作為“強有力手段”形象的指代,與治理環境污染捆綁使用,之前也很少見。 目前,輿論對未來三地的一體化充滿樂觀。但是,也有觀察家認為,雖然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已經成為國家戰略,但是,三地能否真正打破行政壁壘,放下各自的地方利益,真正協同考慮區域內各項事務,還有待時間磨合。 這種多慮不無道理,因為京津冀一體化未來能走多遠,除了需要中央層面的推動,也需要三地之間建立有效的官方協商機制、更多的民間經濟互補、更為合理的產業鏈布局以及互惠的利益分配機制。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