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和滄州是北方沖壓和鈑金行業的集中區域,從2009年開始,中國鍛壓協會和廊坊香河、霸州、三河,滄州的南皮、青縣、泊頭、黃驊等地區的政府和工業經濟聯合會合作,在當地舉辦行業論壇,引導行業發展,并組織當地沖壓鈑金企業參觀和參展展覽會。
2014年2月20-23日,由協會主管沖壓鈑金行業的齊俊河副秘書長帶隊,帶領展覽部劉明星、王思杰和郟杰對廊坊工業經濟聯合會的崔萬友副會長、滄州市工業經濟聯合會劉建民秘書長、南皮縣經團聯劉金廷會長、閆榮津秘書長、泊頭汽車模具協會何福生秘書長、青縣經團聯王吉林會長、馬場鎮、楊官鎮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并特別對泊頭的幾家企業進行了調研,并邀請他們組團參觀2014年9-16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金屬成形展覽會。 結合調研的情況,有如下幾點:
第一、印象最深刻的設備升級和自動化上的速度之快,管理水平提升之快,超出我們的想象,該地區的發展潛力巨大。 三四年前,我們參觀了河北的很多工廠,廠房新舊姑且不論,現場衛生狀況整體來說比較糟糕,物流比較混亂,工人著裝、操作也很隨意,整體感覺是半農民、半工人的狀態,這樣的企業還是當地的主流狀態。
這回看到的近十家工廠,要么擴張建了新廠房,要么添置了國內外檔次較高的新設備,要么現場的布局進行了規范,衛生狀況大為改善,可以說這已經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工廠了。當地政府一直期待出現幾家龍頭企業,在管理水平、技術和裝備水平能夠引領當地產業。為此各地財政還推出購買先進設備超過一定金額,如從原來的200萬到現在的300萬或者以上的某個數字,補貼10%或者20萬的資金。此外,類似經團聯和科技局等組織,也在積極幫助企業申報各種國家級和省級的補貼。 齊秘書長一直認為,根據發達國家經驗,一個產業成熟之后,從規模效益、人才優勢、市場規模等面考慮,這些地區最終的格局是發展出十家到二十家規模的企業,每家企業有較強的技術實力,能夠參與研發,企業間各有絕活,產品有重疊,有差異,都能獲得較高附加值。目前來看,多年來的群龍無首和以價格為主要手段的競爭方式,讓該地區絕大多數企業受制于人,事實上傷害了整個區域的品牌和發展潛力。為此,我們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一批有潛力的企業,定期將國內外的最新資訊傳達給他們。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