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信息化基礎 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副主任邵立勤近日在一次公開的會議發表言論稱,歐美已經開始工業4.0革命,而中國還在為淘寶買賣廉價次品而沾沾自喜,這樣即將到來的工業革命很可能會把中國拋棄掉。這一言論引起了業界的熱議。 工業4.0看起來很美,但是確實似乎離我們有點遠。記者在近年的采訪過程中走訪不少工廠發現,盡管我國不乏非常先進的工業企業,但是很多工廠的自動化程度都比較低,信息化應用水平還比較低。甚至可以說,有些工業企業可能還處于工業2.0時代。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在2014年舉辦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坦言,我國的工廠差別很大,在落實工業4.0過程中的關鍵難點是在于,目前有些工廠實現內部數據共享都很難,更別說要在企業之間打通信息孤島了。 現在說擁抱工業4.0是否為時過早? 事實并非如此。現實正在驅動中國工業轉型變革。波士頓咨詢集團 (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過去十年中國勞動力的工資漲幅超過4倍,再加上人民幣升值,使得中國的制造成本直逼美國。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不能再作為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上的優勢標簽,中國制造企業要最大化利用資源,將生產變得更加高效;要盡可能地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對市場的響應更加快速,從而快速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還要快速實現各環節的靈活變動,將生產變得更加柔性。 擁抱被普遍認為是工業發展方向的工業4.0無疑是一條可行之路?截惲说聡I4.0示范工廠——德國安貝格電子工廠的西門子成都工廠為未來中國制造的變革方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參考。數據顯示,通過數字化的工廠規劃,可以減少產品上市時間至少30%;通過優化規劃質量,可以降低制造成本13%。 來自西門子的資料稱,數字化企業平臺是實現數字制造的載體,它可以實現從產品設計、生產規劃、生產工程,到生產執行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的高效運行。西門子成都工廠所應用的數字化企業平臺涵蓋五個層面:第一層企業層,主要指由PLM軟件和ERP系統構建的企業頂層結構,用于提供統一的生產數據、工藝路線、設計清單等;第二層管理層,主要包括MES(制造執行系統)等生產管理軟件,用于對重要的數據流和生產管理進行控制;第三層操作層,主要包含西門子集散數據系統(DCS)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SCADA)系統設備狀態管理系統,用于監控生產過程、設備狀態;第四層現場控制層,主要包含西門子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第五層,設備控制層。第四層和第五層為上層的MES等系統提供各種數據并進行交換。 但是,對于多數傳統制造企業來說,信息化水平要達到西門子成都工廠那樣的水平并不容易。SAP中國研究院院長李瑞成近日撰文稱,實現工業4.0并不是短期內可以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軟件是重中之重。目前,基本的技術和現有制造體系的核心價值等均需要調整才能適應工業4.0的具體要求。 如此可見,對于我國生產制造來說,當前向智能制造、工業4.0邁進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信息化方面參考西門子成都工廠的五層架構查缺補漏,最終建成一個完善的數字化企業平臺。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在《工業4.0中國啟示錄》一文中指出,德國工業4.0戰略與我國提出的“兩化”深度融合有很多相通之處,我國應該把“兩化”深度融合作為主要著力點。 從某種角度來看,工業4.0是由新技術驅動的,因此在邁向工業4.0的過程中,新技術的引入至關重要。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