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互聯網生態研究院、樂視控股集團聯合主辦的首屆“互聯網生態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邀請了國內經濟、財經、金融、科技、汽車等各領域 的頂級專家,共同探討“互聯網生態”這一新興概念和企業經濟形態。顯然,互聯網生態正在成為一個真正影響多產業發展的重要命題。作為傳統產業中與互聯網融 合最深、最需要互聯網技術和平臺的傳統汽車產業,毫無例外成為本次論壇特別討論的重要內容。 “互聯網生態”驅動創新 中國正處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互聯網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迅速改變企業的經營方式、組織形式、商業模式和人們的思維定式。 發展到目前,互聯網生態正在以一種全新形式為人們所重視,它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提升了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并形成更 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踐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樂視作為國內互聯網界率先提出“生態”、“生態系統”等概念的公司,成為了本次互聯網生態創新論壇 的重要研究范本。 在互聯網生態研究院院長、樂視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劉弘看來,互聯網生態是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實現跨產業垂直整合下的價值鏈重構。這種價值鏈重構能夠真 正打破過去幾十年專業化分工的工業化時代下產業邊界和創新平臺邊界。與傳統的互聯網業態不同,互聯網生態有著源源不斷的自我創新動能以及強烈的化學反應, 這些都將產生全新的元素,不斷為用戶創造全新的價值。 劉弘認為,互聯網生態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與現代制造業、生產型服務業等融合創新,這種生態效應正在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促進國民經濟體制增效升級。可以說,互聯網生態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產、工作、生活方式,也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常態。 樂視集團戰略管理部副總裁阿木坦言,工業時代和傳統互聯網時代所遵從的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已經看不到未來,普通的創新、傳統互聯網時代的創新已經滿足不了時代的需求,生態創新才是主導未來互聯網發展的關鍵。 不過,付于武也表示,汽車產業打破邊界、跨界合作并不容易。“與其他國家不同,中國汽車產業被重點管制,比如企業的資質,產品的認證,都要通過國家來批準。當然更重要的,我認為產業協同、跨界合作最大的障礙,可能來自于利益和產業格局的現狀”。 互聯網的出現已經讓汽車行業感受到外在的推力,也出現了“顛覆”的說法。“互聯網帶來的革命,已經發生在各個領域、各個環節,這些變革在某種程度上是具有 顛覆性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石耀東認為,互聯網帶來了價值鏈和行業競爭格局的重構,產生了很多新的價值增值領域,原有的市場主體 可能在大浪淘沙中被邊緣化,而新興的市場力量逐漸興起,這將會改寫我們對原來汽車產業的認識。 參與論壇的專家們表示,討論汽車與互聯網行業到底是誰顛覆誰已沒有意義,對于正處在全面轉型升級變革時代的汽車產業來說,互聯網技術革命帶來了新的發展可 能。如石耀東所言,互聯網對產業的沖擊已經嵌入到了產業發展的每個環節,不僅是產業發展的一個工具,而且已經成為了內生動力。 付于武也表示,從傳統汽車意義上來看,汽車產業格局和利益格局相對固化,而在互聯網的新業態下,汽車產業面臨著100多年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面對電動 化、智能化、網聯化和輕量化的未來發展趨勢,汽車企業必須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如果不跨界合作、不打破邊界,這個企業就有可能在競爭中出局。 開放共享 開放和共享是互聯網思維的一大特點,也是傳統產業所不具備的。有時候傳統企業想開放,但是面臨很多壁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開放和變革會帶來一定的陣痛,會損傷短期內的市場利益。 如今,已有不少互聯網企業希望進軍汽車產業,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電動汽車作為突破口。在本次論壇上首次亮相的樂視超級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傅振興, 是國內電動汽車研發方面的專家。他表示,對于傳統汽車產業來說,在研發方面就存在很高的壁壘,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動機技術、變速箱技術,不會輕易跟其他 廠商分享。而電動車的關鍵零部件都掌握在供應商手里,電動車的產業結構是橫向結構。“談到智能互聯電動汽車,技術壁壘已經不存在了。所以造電動車,互聯網 企業和傳統企業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 在開放共享的互聯網生態下,樂視造車顯然并不只為了把產品生產出來并賣出去。樂視超級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呂征宇表示,“把產品生產出來并賣出去只 是樂視造車SEE計劃的一部分,樂視真正要打造的是覆蓋產業鏈上下游,進行汽車全生命周期價值鏈挖掘的汽車生態系統,并全面對外開放。這里面包括資本、資 源、研發、生產、銷售、充電、售后等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把價值鏈條上的每一個點都通過開放的方式放大,創造新的盈利模式。” “未來將不存在單純的互聯網企業,因為互聯網公司已經成為各個行業中的企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認為,汽車企業和互聯網企業要深度融合,互聯網企業要了解汽車企業的內涵,汽車生產企業要用開放的心態去迎接和擁抱互聯網。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也表示,汽車行業對新技術的追逐從未停止,無論是傳統主機廠還是互聯網公司,誰從事汽車業務誰就是汽車企業。 而互聯網公司的優勢在于對資源的整合,未來一定是互聯網公司和汽車產業高度融合,共同打造新生態,共享才能實現共贏,達到1 1>2的效果。 互聯網對汽車產業帶來的價值創造,遠遠大于我們的想像。正如石耀東所說,這樣一個產業格局,已經不再是傳統企業與新進入企業怎么分蛋糕,而是如何在一個良好的、開放的、融合的產業生態環境下做大蛋糕,共享發展成果。 打破邊界 互聯網生態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要打破邊界。中國市場學會理事長、汽車生態戰略專業委員會主任高鐵生表示,互聯網生態使企業生態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變化,要 比過去豐富得多。“現在的企業超出了自身的范圍,出現了橫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企業生態系統的外延擴張,邊界出現了變化。”他還指出,過去企業的橫向一 體化、縱向一體化都是在產業內部發生的,而互聯網生態下,這些變化的發生超出了產業的邊界,企業可以跨界進行競爭與合作,所以才出現了樂視造汽車、格力造 手機這樣的跨界融合,才出現企業生態的嶄新變化。 “汽車產業跟其他的產業不同,對相關的產業有非常強的依賴性”,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認為,“從汽車產業全生態鏈來看,沒有產業融合,沒有打破邊界,沒有跨界合作,就沒有未來”。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