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人 人才,特別是面向應用的高端人才培養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瓶頸。 機器人是典型的多學科交叉融合,且應用很難從一個行業直接地推廣到另一個行業。最近富士康試圖把機器人汽車行業的經驗移用到3C行業,使其“百萬機器人”計劃受挫,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汽車行業的機器人精度低、位置控制相對簡單,而3C機器人,相比精度和位置控制等技術難度更高。 機器人應用需要機器人專業知識、一般學科知識與特定領域知識的深度融合,對于教與學的人才之綜合素質要求較高。我做學生上導師的機器人課時,就感到非常吃力,覺得內容太亂,“天馬行空”,盡管導師還是機器人領域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之一。后來自己在海外教了整整20年大學生與研究生的機器人課程,每次學生很少超過30人,開始感觸最深的就是有些學生連哪里不懂都不知道,學期中間甚至有超過一半的學生不得不退出。自己曾經化過很大的氣力去改善機器人的教學,深知從理論到應用,機器人領域人才培養的不易,對老師的要求也很高。 應用端的人才亦是如此。企業應用機器人,需要把工業機器人本體、機器人控制軟件、機器人應用軟件、機器人周邊設備結合起來成為系統,才能應用到實際的生產當中,更遑論,不同品牌的工業機器人的集成和應用模式也不相同。因此合格的應用人才不但要有理論的支撐,也需要有實踐的經驗。 當務之急,是大量培養掌握機器人系統知識并能與專門領域要求相結合的應用工程人才,幫助用戶坐實機器人的應用,以此開拓機器人市場。顯然,現在的教學方式離此要求還有相當距離。 其實,拉動機器人產業的智能制造之實質就是腦力資源的大開發,即人才的大開發。在中國,廉價勞力“優勢”的消失,“用工荒”的出現,是機器人產業及智能制造興起的主要原因。同樣,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的年平均成本只有3萬美元,不及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這為中國發展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提供了動力和動機,也是實現機器人大躍進的最大優勢。通過有效合適的人才培養,廉價腦力將加速機器人發展,進而消滅這一“優勢”,培育新的高質、高效、高薪的機器人自動化就業大軍。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