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旨是新產業形勢下的展望。我的第一頁PPT講的是比較有意思的一件事,(中國經濟)到底是“L”形的豎狀線,還是橫狀線,都是不確定的,所以2017年對所有企業家來說都是不確定的年份,整個國家流動性都在進一步降低。我很有信心的說,即使是充滿不確定因素的年份,也是一個最好的年代。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在哪兒?大家都說是在中國,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 這張圖上我分析了2016年世界500強產業分布,其實國家的產業相對來說是以制造和密集型為主,我分析了一下中國汽車行業六大整車廠的OEM的利潤,共計114億美元,而通用和福特的利潤為171億美元,差距非常大。大家都說產業升級,有很多投資圈的人。資本是逐利的,但是為什么中國會出現很多資產荒、項目荒?是因為我們現在的產業結構,落后的產能沒有釋放出來,落后的產能又不能提供吸引人的資本,中國的資本找不到合適的、有足夠回報率的產業,現有產業的回報率不足以吸引資本。至少在蔚來汽車創業的時候,股東投資人看到新能源汽車到處都是機會,我們看到了新的產業的可能性,我們希望企業家和媒體更多地關注創新、融合,找一些有高回報率的產業。 今天清華的朱博士講了燃料電池,有中國的學者、中國的企業家在苦苦堅持燃料電池這個路線,說明我們中國人真的還是有戰略,氫能源產業鏈上的利潤一點也不低,為什么資本愿意進入這個行業,因為有很多產業代表著高利潤和高回報率。 第二張圖,我們認為未來三到四年是汽車行業中除了產業升級之外,品牌升級最佳的機會。從這個圖上可以看到,蘋果公司品牌估值1700億美元,華為只有58億美元,豐田汽車排第五位,而特斯拉是第一位,沒有中國企業。新能源汽車對于汽車行業來說是新的機會,可以樹立自己新的品牌,這是中國除了產業提升之外,品牌提升的一次機會。 我想分享的是“互聯網+”汽車的路是不同的,中國是傳統行業加互聯網的模式,現在做成一個好的產品是必須的,在此基礎上才能通過互聯網服務打動消費者,而不是簡單追求一個互聯網的體驗。 為什么一開始就建立全球研發體系?通過這幾年中國國力的增強,可以利用全球化的資源打造適用中國的產品。我們認為從這方面來說,中國市場也有巨大的機會,通過市場吸引資本,通過資本找到全球最好的技術,最后服務于我們。 我想講的最后一張圖,蔚來汽車所謂的生態體系正在建設中,第一就是整車廠,第二就是在南京布局了三電制造企業,從動力電池到發動機總成,到IDBG的模塊,我們都在研究。第三,我們成立了自己的新能源產業基金,有100億的規模。 昨天我們也參加了跟百人會合作的擂臺賽,擂臺賽上我看到很多亮眼的項目,有一些技術專家正在嘗試用產業化的方法來推進。昨天看了這么多項目之后,我有兩大體會。第一,中國人的創新不應該局限于表面和集成式的創新,應該考慮如何實現可持續的創新。在創新的時候考慮如何進行基礎研發方面的創新,沒有這些就無法保持持續創新。第二,現在創業者非常年輕,很多時候是連續創業者。在資本的抑制下,保證新的機制、體制,合伙人制也好,股權制也好,形成合力,不然大家就是哪熱往哪走,缺少了持續性。在中國,不缺少概念,缺乏的是韌勁,如何讓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藍海是大家要思考的問題。 最后,我們希望能夠為中國的藍天白云努力,一起和電動汽車百人會努力,把中國的藍天白云持續下去。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