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講真話,中國制造沒有未來 很多人講,董明珠,你是公眾人物,你不能這樣講話,因為你一講話,別人就很重視。我說你錯了,公眾人物就要講話,只要你講的是真話。如果我們連真話都不敢講,那我們就沒有價值了。 中國制造如果不敢自己站出來說話,那走自主創新的企業還會去創新嗎?不可能。我說,我還要喊,我要喊得所有人去找他算賬,到法院去起訴他,叫他賠錢,這就是我堅持的制造品質。所有傷害消費者利益的事情,我都要跟他過不去,這樣,中國制造才能強大,中國制造才能走向世界。 工匠精神就是要“挑刺” 總理在報告中講制造業工匠精神,什么叫工匠精神?就是用“挑刺”的精神把每一個細節做好。管理者要有工匠精神,一線工人也要有工匠精神。 為什么大家都在講德國工匠精神?它好像成了德國的專有詞,而中國制造卻成了低質、低價的代名詞。實際上就差了那么一點點,那就是挑戰精神、吃虧精神。 制造業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是自己的良心。所以我跟檢測機構說,以后我們空調來,往死里整,要有雞蛋里挑骨頭的精神挑我們產品的質量問題,一點不達標就給我打回去。中國消費者雖然是國人,為什么買你的劣質產品呢? 我說最好的就是不能買低質產品,因為你買了是支持他,助長其偷工減料。今年我還要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第二次論壇,要讓中國更多的優秀企業家起來堅決打擊低質低價的劣質產品。 格力做的都是消費者直接用到的產品,用什么來支撐它的發展?我們走出去,是技術、落后的產能還是落后的產品?我覺得強大的企業,走出去的是技術、是服務、是文化,這才是我們走出去真正的價值。 我堅守一個信念,一定要讓中國制造這四個字走向世界。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守這樣的工匠精神,我們的馬桶蓋事件不會發生。我就賭口氣,為什么馬桶蓋、電飯煲要去國外買,格力的就不錯。用格力空調無怨無悔,不用格力空調后悔一輩子。 為什么我要自己出來打廣告?很多企業喜歡用明星代言,但是我不喜歡。因為我對消費者的承諾,有問題找我,找我找得到,找明星找得到嗎?即使找到明星,他對市場負責嗎?請一個明星一年一、兩千萬,自己做,分文不取,能為格力省下兩千萬,把這兩千萬讓利給消費者,或者投入研發不是更好。 用5年時間,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創造,沒有創造就不叫核心競爭力。 格力已經不是一個空調企業,我們還有大松、晶弘等品牌。我為什么現在要做這么多品牌? 過去格力一直走專業化道路,那今天不專業了是不是有問題?我告訴大家,沒有問題。決定一個企業生命的是誠信、技術、智力、人才,而不是多元化就是贏,專業化就是輸。我們不僅要做一個品牌,我們要有無數個中國品牌在全世界。 如果說愛國,一定是我們的企業家、我們的制造業去擔當,在“十三五”規劃的這個時代,用五年的時間改變世界,讓世界愛上中國造。這才是我們企業家的價值。 女性創業,樂在其中 今天看到在座的都是年輕人,中國未來的發展是靠你們的,特別是這些女同胞,不僅人長得漂亮,關鍵是她們的思維,為中國的建設在做貢獻。 剛才秘書長說女強人們一路走來都是辛苦的、不易的,磕磕碰碰、商海浮沉、各自辛酸。但我認為我是幸福的。 人最大的幸福不是享受,而是挑戰,當挑戰獲得成功的時候,那一瞬間的幸福是最值得自豪的。這個幸福并不是說我擁有多少財富,而是我讓更多的人更加富有,那就是幸福,那就是我們的價值。 格力不為逐利而行 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你應該想什么? 2012年我當董事長以后,梳理過去的人和事,發現還有200多位80年代到企業的老員工堅守格力,這些人來自四面八方,到今天他們依然不是珠海人,當要離開格力電器時,他們的社會保障在哪里? 他們雖然有子女,但是我要去思考子女能不能承擔起養老問題,當時我圍繞這200多員工努力向市里面要了一個政策,把格力員工轉為珠海人,讓他們享受退休以后的待遇。 其實很多員工并不是要高工資,更多的是需要安全感。當時我們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感動了一批人,員工對格力更加忠誠。 企業家要提前考慮,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更要給年輕人施展才華的舞臺。我在公司里面權力最大,但是權力也最小,我們定了目標,誰有能力誰上,現在格力電器基本上是80后承擔重任,格力電器2001年時接近10萬人,那時候是800億,現在我們做到1000多億時只有6萬人。
這6萬人里面有接近1萬人是技術人員,在11年的時候只有3千多人,這個結構在發生變化,格力電器是多元化、多品牌的企業,目的是讓更多的品牌能在世界上凝聚一股力量,讓世界上重新來看中國制造。這就是我們格力的夢想,我的今天已經不是為了逐利而行,而是為了中國的強大去做企業,這就是我們的價值,這也是格力的夢想。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