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中國大連市郊區的寬敞陳列室,嗡嗡作響的機床,細長的機械手,這些都是大連機床集團(DMTG)為中國制造業勾畫的未來自動化場景。 然而,仔細看過會發現大多數機床控制面板都有日本發那科(6954.T)或德國西門子(SIEGn.DE)的標識。 大連機床集團產品使用進口控制系統,是中外工業自動化公司之間存在技術差距的象征,而這只是中國大力發展國產機器人產業面臨的挑戰之一。 中國機器人產業還面臨經濟放緩和自動化行業下滑的困境。在中國政府出臺政策支持發展機器人產業三年后的當下,業內人士預測機器人市場已經存在泡沫。 “去年大家都覺得自己可以生產機器人,”波士頓Rethink Robotics負責亞洲銷售和業務開發的Alan Lee說。“當市場飽和時,你就得過濾和并購。這些人將是首批受到沖擊的。” 這與光伏等其他新興產業發展道路相似:中國政府實施的政策和補貼,引發一波低利潤、低成本企業競相投資,但這些企業并無自有技術,只是靠價格進行競爭。 一年前,有分析人士預測中國機器人制造企業會取得勢不可擋的進展。如今,面對制造企業收緊資本投資,觀望中國經濟走向,外國企業高管表示已經做好了應對需求暫時下降的充分準備。 中國機器人企業激增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中國國產機器人應用數量從2012年的估計3千臺上升到去年的1.5萬臺。
同期,外國企業生產的機器人應用增長始終較低,從2.2萬臺增至4.1萬臺,但仍在中國制造業工廠里占據了主導地位,根據中國高科技行業綜合門戶網站OFWeek, 政府補貼刺激中國機器人企業在兩年內從200家激增至815家左右。 “一些企業可能不是靠技術實力,而是靠關系獲得補貼,”他表示。“這會對公司有麻痹作用,讓企業接觸不到市場競爭,使得企業對技術革新的意愿和能力都不充分。” “我擔心機器人行業會步中國光伏行業的后塵,會擾亂市場發展。” 深圳機器人企業萊恩精機(LEN)高管許文結稱,預計三年內會有三分之一的中國機器人企業倒閉,因為許多企業沒有能力為出故障的產品提供售后維修。 技術差距 對于中國機器人企業激增的情況,外國同業至少在目前持樂觀態度。 ABB Robotics中國業務負責人顧純元淡化中國企業的競爭威脅,稱公司擁有重要的技術優勢。 大連機床集團總裁馬俊慶承認,中國企業與外國競爭對手在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領域存在“明顯的差距”。 不過,像上海新松機器人等一些中國企業正在機器人技術方面取得進步。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企業正在投資向更先進的產品領域拓展業務,譬如大連機床集團及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等。 Rethink Robotics創始人Rodney Brooks預言,從投資水平及所需的技術看,中國機器人行業的冠軍企業可能會出自意想不到的領域。 他指出阿里巴巴(BABA.N)是競爭企業之一,這與亞馬遜成為美國主要機器人企業的情況頗為相似。阿里巴巴聯手富士康及軟銀向機器人行業進行了投資。 “可能并非傳統企業,但中國市場仍會發生變化,”Brooks說。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