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制造商富士康表示,他們一直致力于工業機器人開發,目標為至2020年,其中國工廠達到30%的自動化。 富士康高級管理人員稱,可重新利用的機器人解決方案及自動化組裝將是富士康下一步的焦點,他們致力于削減龐大的員工規模,并建立新的銷售渠道。該公司同時表示,此前關于富士康計劃三年內實現70%自動化的報道是失實的。 富士康此前一直對其機器人項目保持沉默,然而,上周末,該公司開放了其在深圳的機器人測試實驗室。 富士康自動化技術發展委員會總經理戴佳鵬稱,該公司的中國工廠,包括在深圳的工廠,已有5萬臺可操作的工業機器人,以及數十萬件自動化設備。他表示,該公司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在其中國工廠至少增加1萬臺機器人。 但這可能無法完成富士康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郭臺銘在2011年設下的目標,他當時預計,截至2014年,該公司在其中國工廠將運營超過100萬臺機器人。事實上,該公司在中國的雇員目前仍超過100萬人。 戴佳鵬稱,“就數量而言,這是一種夢想。我們希望它能實現,但現實證明還不行。” 富士康于2007年開始自主研發工業機器人。目前,該公司在廣東深圳和山西晉城的兩個工廠擁有1600名員工,每年可生產出1萬臺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能夠執行包括沖壓、印刷、打磨、包裝和測試在內的20多項生產任務。 戴佳鵬表示,使用機器人替代“3D”崗位的員工,是目前公司的首要目標。3D崗位指骯臟(dirty)、危險(dangerous)和無聊(dull)的工作。專注于這個領域,是出于對近年來安全問題和人力短缺的考慮。 戴佳鵬補充道,富士康推出的機器人“Foxbot”將很快在中國上市,第一家客戶可能是另一家中國制造商,但他并未披露客戶名稱和具體上市時間。
今年早些時候,郭臺銘表示,富士康將繼續深化其在機器人領域的投資,戴佳鵬的團隊也將致力于研究進一步自動化組裝流水線。該公司正著眼于在電子制造工業實現自動化組裝的突破。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富士康和阿里巴巴分別投資20%的日本軟銀旗下的機器人子公司,已于6月下旬推出全球第一款可以理解人類情感的機器人“Pepper”。軟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公司將和阿里巴巴以及富士康共同構建一個框架,聯手在世界范圍內推廣和擴展機器人產業。 戴佳鵬強調,進軍機器人領域并不容易。“我們不由得出現很多失誤,”他以復制人類的手眼協調能力為例,“這非常難”。 他認為,富士康更專注于機器人重設程序的靈活性,以令這些機器人可以重復使用或重新格式化,這一點在電子工業產品周期不斷縮短的情況下特別重要。“無論交付何種機器人解決方案,它必須能夠每隔幾個月重新利用。” 他補充道,機器人本身只是解決方案包中的一部分。手爪、傳感器、視覺系統、零部件供應和軟件至少是同等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 不過,他呼吁中國當地政府謹慎行事,不要在該領域投資過熱,或將機器人視為可解決所有國內勞動力短缺問題的方案。他還強調,機器人并非應對中國經濟放緩的工具。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