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公司開始有計劃地解除1000多名合同工的勞動關系。目前公司已經向國資委申請破產保護,剩下的1000多名正式員工也面臨著另謀出路的現實。”10月12日,北京首創輪胎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首創輪胎)市場經理熊運軍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我國輪胎制造業發展形勢不好,首創輪胎經營現狀也不太好,環保又不達標,公司決定退出并大量裁員。 首創輪胎是個案嗎?顯然不是。開工率低、出口困難、價格下降……今年以來,輪胎行業大量的企業面臨停產、虧損、裁員、破產的窘境。 僅僅是輪胎企業出現大范圍的裁員現象嗎?好像也不是。 近日,卡特皮勒、江森、奧托立夫紛紛表示有裁員計劃。今年年初,蘇州久工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淑云就對記者說過,企業經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據記者調查,像久工自動化這樣的民營制造企業今年的日子都不太好過,存在著資金緊張,開工率低,員工放假頻次增加等情況。此外,配套商用車及合資汽車的外資汽車零部件企業今年的日子也不如往年好。業內專家稱,如果市場沒有明顯好轉,明后年汽車零部件企業裁員潮很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外資企業裁員壓縮成本 “對市場反應必須靈活快速,如果銷量持續下跌,我們不得不裁減更多的人員。”10月2日,安全帶和安全氣囊制造商奧托立夫總裁兼CEO卡爾森在采訪中表示,中國市場占奧托立夫總銷量的16%,目前受中國市場需求下滑的影響,我們加大了對該地區的裁員力度。公司裁減了臨時員工和供應商人員,第二季度裁減員工約400人,目前公司員工總數約9100人。今年前8個月,我國轎車市場需求疲軟。有分析人士判斷,2015年轎車銷量有可能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目前看,主打轎車市場的大眾汽車今年受到很大沖擊。7月,大眾汽車集團裁員苗頭已經顯現。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正在籌備一項成本削減計劃,由于中國市場需求疲弱,可能導致集團全年獲利下降逾10億歐元。 一旦市場需求出現疲弱,歐美企業多數會迅速籌備成本削減計劃,其中,裁員的見效快。美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江森自控表示,為了推進減支計劃,未來兩年要裁員3000人。未來兩年,通過將員工人數降低約2.5%,江森自控每年可節省約2.5億美元的開支。9月24日,卡特彼勒公司宣布重組計劃,將在2018年底之前裁員1萬人。其中,在2016年底之前裁員4000至5000人,并關閉一些工廠。通過實行裁員關廠在內的諸多措施,卡特彼勒希望實現每年節省15億美元的目標。此外,受東歐市場影響,諾記輪胎計劃在其芬蘭諾基亞市工廠進行裁員900人。 ■自主企業裁員為生存 永盛橡膠、福泰爾輪胎、首創輪胎……2月,德瑞寶輪胎倒閉更是引發了東營輪胎廠破產的“連鎖反應”。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輪胎行業平均開工率在60%左右,比去年同期降低十多個百分點,直接導致輪胎產量同比出現下滑。“如果開工率不足的話,就可能出現裁員現象。”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今年輪胎行業形勢確實不太好,美國“雙反”影響了我國輕卡和轎車輪胎銷量,國內商用車市場極速下滑也嚴重影響了我國載重輪胎的銷量。上半年,我國輕型車輪胎出口額60億美元,同比下滑14%。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記者說:“受美國‘雙反’影響,中國出口美國的輪胎大幅下挫,加之內需乏力,輪胎產能過剩嚴重,導致輪胎企業的開工率明顯不足,可能裁員是目前我國輪胎企業的較好選擇。” 熊運軍告訴記者,今年化工類制造企業經營現狀都不太理想。其實,今年我國整個制造業的現狀都不太好。近日媒體報道稱,珠三角三天兩頭就有工廠倒閉。微信圈里也經常出現倒閉企業老板致員工的一封信,意指目前經濟形勢不景氣,中國制造企業經營難上加難等。據悉,我國8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初值47.1,創2009年3月以來最低,為連續第6個月低于50.0的榮枯臨界值,顯示我國制造業運行進一步放緩。生產價格指數(PPI)也繼續大幅度下滑,表明了制造企業的利潤被進一步壓榨。“總體上看,整個汽車零部件行業形勢不好。”10月13日,亞新科集團副總裁倪威告訴記者,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較大。 近日,記者發現往年很忙碌的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黨群宣傳室主任許杰突然很有閑的玩微信。與他溝通后發現,8月他們工廠及下屬零部件工廠的工人們一周僅需上三或四天的班。顯然,這是商用車企業市場低迷的一個縮影。不僅商用車市場不景氣,今年轎車市場也持續走低,有區別于去年的自主品牌市場差,今年大眾等銷量旺盛的合資品牌也沒能“逃過”。大眾往年很少放高溫假,就算放時間也很短,但今年的假期明顯多于往年。7月,一汽-大眾旗下的變速器工廠放假45天。據悉,北汽動力公司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薪、放假等。受整車市場下滑的影響,與之配套的眾多汽車零部件企業更是嚴重受挫。業內專家稱,加大放假頻次、延長放假時間等,都是企業層面裁員增效的前奏。 ■裁員潮將持續嗎? 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8月,國家發改委發文推進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電動)汽車等七大工程包;9月,國務院發文確定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車發展。盡管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刺激市場的政策,但對于后市的判斷,崔東樹認為,這兩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形勢可能會越來越差。昆山隆中麥士格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GM楊洪利也持同樣的看法。“今年歐美系的合資汽車企業表現比較差,與之配套的零部件企業也相對被動。”崔東樹告訴記者,由于我國是汽車第一產銷大國,如果未來市場進一步疲軟的話,預計會有更多的外資汽車零部件企業進入裁員行列。 對于記者提及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頻現裁員現象是否持續時,崔東樹認為,存在這種風險性。他分析,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數量比整車多,出口發達國家較多,是基于我國具有區位經濟優勢的差異性。但近年來受美國“雙反”、工廠遷出中國、產品價格優勢弱化等因素影響,我國汽車零部件的國際地位在弱化,說明了我國汽車零部件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