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斌指出,員工倒逼機制,一直是海爾在管理上所強調的。從海爾的管理戰略上來看,其初衷并沒有問題。但海爾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其一,管理理念是否接地氣,這個問題至今仍有爭論;其二,因中間層十分龐大,執行過程打了多少折扣!昂柆F在的組織架構,還是按照傳統的制造業來布局。傳統的制造業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F在來看,隨著下游渠道的變革,海爾原來的一套機制真的是跟不上了!
大航母轉身之困 曾在海爾供職的李先生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從近幾年海爾的人員流動來看,很多也并不是企業要裁,而是員工自己要走。海爾這幾年管理和研發人才流失的現象,一直存在。” 一位行業人士則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最近幾年,某家電公司在海爾工廠附近一直設有一個辦事處!斑@個辦事處的功能,主要就是從海爾內部挖人,這個狀態已經持續了很久,海爾自身也防不勝防,因為對方開出的薪酬更加誘人。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海爾自身的體制使得員工心灰意冷。海爾畢竟是業內十分知名的企業,優秀的員工不會僅僅因為薪資的問題而選擇離開海爾! 對于海爾提出的“去制造業化”,內部的爭論同樣存在。海爾集團高級副總裁周云杰曾經對外表示,去制造業化并不是一味將業務外包,而是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型。但李先生表示,中下層對于該理念的理解,一直達不到統一,其本人當時作為海爾的員工,也不理解海爾為何要放棄自身一直擅長的制造業。“海爾這幾年很強調互聯網思維,其實互聯網的核心思維如創新、簡潔、公平、透明,并不和傳統制造業的精神相違背! “海爾目前在重慶、青島、天津、廣東都有制造業基地。想要單純地去制造業化,幾乎不太可能。而要轉型做互聯網企業,對海爾來說又不太現實。即使算上計劃裁員的數量,海爾還是會有5萬多名的員工,這對于一個互聯網公司來說,顯然不可想象。海爾現在更像是一個喊著互聯網口號,而在做制造業事的企業!
而“人單合一”所帶來的觀念沖擊和雇傭關系的改變,更存在很大爭議。李先生表示,“人單合一”使得海爾旗下的小微公司越來越多,這類公司表面上是給員工提供了創業平臺,但實際上給員工提供的機會有限,負面效應卻很大。在勞動合同層面,這類員工不再和海爾發生雇傭關系。而所謂的創業,做的事情還是和原來在海爾上班基本一樣,僅僅是成為了海爾的業務關聯方。員工沒有了歸屬感與安全感,工作狀態可想而知!笆聦嵣,小微企業能改變多少東西,現在的海爾管理層自身也都沒有搞明白!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