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不斷上升,機器人替代是全球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工業機器人將是工業4.0最主要的基礎設施之一,注重技術融合并貼近需求的服務機器人,未來3~5年也會逐漸形成一個比較大的市場。 行業發展:增長態勢延續 2011年是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自1961年以來的行業頂峰,全年銷售達16.6萬臺。201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為15.9萬臺,略有回落,主要原因是電氣電子工業領域的銷量有所下滑,但汽車工業機器人銷量延續增長態勢。 隨著全球制造業產能自動化水平提升,特別是中國制造業升級,預計到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25萬臺,年復合增長率9.5%。 根據IFR數據,2012年全球個人(或家庭)用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為73億元,公共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為208億元。目前看公共服務機器人產業化走在前面,市場容量更大。 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以中國、歐盟地區、美國和日本為主。日本、美國、德國、韓國和中國五國存量占全球比例達71.24%,銷量達69.92%。 截至2012年底,全球機器人累計銷量達到247萬臺。機器人平均使用壽命為12年,最長15年。估計現在全球機器人存量在120萬~150萬臺之間。 分區域看,亞洲、澳洲增幅達到9%,亞洲增幅主要由中國需求拉動,因為中國2012年工業機器人銷量增幅達到30%。 分生產地和消費地看,日本是惟一的工業機器人凈出口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機器人產能,占據全球機器人產量的66%。機器人消費地最大的區域是除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占比約34%,而且是以中國市場為主。 工業機器人銷量占機床銷量比反映各國機器人使用情況。這個比例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這個國家機器人普及水平的提升。美國、日本、德國三國的機器人銷量占機床銷量比穩定在一定區間內(15%~25%),表明這三國的機器人銷量趨勢與機床銷量趨勢基本一致,也表明機器人行業發展較為穩定。 中國機器人銷量占機床銷量比在2006~2011年間雖然有所提升,但仍然處于一個較低水平,不到5%。因此,中國機器人行業發展潛力還很大。 美國、日本和歐盟地區在機器人行業發展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它們的優勢領域各不相同。日本在工業機器人、家用機器人方面優勢明顯,歐盟地區在工業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領域居于領先地位,美國主要優勢在系統集成領域,醫療機器人和國防軍工機器人。 在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機器人四大龍頭企業2012年收入占比超過50%,是這一領域的絕對強者。 在機器人系統集成方面,除了機器人本體企業的集成業務,知名獨立系統集成商還包括杜爾、徠斯和柯馬等。
近年來,隨著服務機器人產業化趨勢顯現,在服務機器人領域也有一系列企業涌現出來。這些企業包括研制達芬奇機器人的直覺外科機器人公司和生產吸塵器機器人的IROBOT等。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