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超越美國 結合發達國家機器人行業發展經驗,可將機器人行業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技術準備期、產業孕育期、產業形成期、產業發展期和智能化時期五個階段。美國、日本、歐盟地區機器人產業已完成前四個階段,目前處于智能化時期,而中國機器人產業還處于孕育期。 上述國家和地區的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已經完成了前四個階段并形成了各自的產業模式,美國優勢在系統集成,日本強調產業鏈分工,歐盟地區強調本體加集成的整體方案。 中國現階段機器人產業模式更接近美國模式,原因是機器人本體不能大規模國產化,估計未來的發展趨勢是類似于日本的產業鏈分工模式,前提是真正突破機器人本體。 回顧全球機器人發展簡史,工業機器人早在1960年代就進入工廠。進入2000年,美國、日本等機器人大國已致力于研發更尖端的技術,機器人技術進入快速發展期,正向智能化階段行進。 美國是工業機器人的誕生國,但是隨著制造業產能轉移到亞洲,其工業機器人本體產業發展緩慢。日本機器人產業在80年代實現了對美國的反超,成為“機器人王國”。 美國是工業機器人的誕生地,但本體發展緩慢。早在1959年,美國的UNIMATION公司就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UNIMATE.。 然而,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進入機器人行業的很多公司機器人業務開始出現虧損。通過考察美國機器人行業80年代左右的發展情況,發現美國機器人產業在1979~1982年經歷了損失。在那5年中,美國機器人公司的總損失超過稅前總利潤。每一年有凈損失的生產者數量都要超過有凈利潤的生產者數量。 如今,美國更重視集成業務與機器人前沿技術的研發,美國沒有發展好機器人本體的原因有幾點。
一是由于美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早,當時技術不成熟,機器人在通用汽車試用的效果很不好,產品推不出去。后來美國經濟不景氣,工人失業也多。面對失業率,美國人有著機器人會搶奪人類工作的擔憂。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