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過剩與相對不足 2013年行業產能過剩變得更加突出,去庫存成為企業重要任務之一。毫無疑問,從農機工業大眾化產品分析,產能過剩較為嚴重。以拖拉機行業為例,目前我國年產值達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農機企業有200余家,每年的市場需求大約保持在200多萬臺,平均每個企業平均分食10000臺。而從企業的產能設計看,在200家規模企業中,生產規模最小企業的產能也超過2萬臺,而諸如時風集團、中國一拖、福田雷沃國際重工、五征集團、常林集團、常州東風等這樣的大型企業,年產能均在10萬臺以上,這還不算200家規模企業之外的眾多小型拖拉機制造企業,中國農機產能過剩之甚由此可見一斑。再以玉米收割機市場為例,市場剛進入成長期,市場競爭即露崢嶸之態,2013年玉米收割機生產企業150余家,產能保守估計也有100萬臺,而市場需求不足10萬臺。我們在走訪企業時發現,許多企業都有較多庫存。另一面則表現出產能的相對不足,這種現象突出反映在大型農業機械、經濟作物機械、適合山區丘陵作業的機械等領域。這種相對不足從其農機化水平即可佐證。在我國三大農作物基本實現機械化的情況下,棉花、甘蔗的機械收獲剛剛起步,油菜、甜菜農機收獲市場推進緩慢;丘陵山區的機械化水平很低。 進出口增幅放緩 2013年以來,世界經濟繼續緩慢復蘇,發達經濟體總體趨于好轉,美國經濟復蘇勢頭較為穩固,GDP連續9個季度增長;歐元區經濟走出衰退,金融市場趨于穩定;日本刺激政策收到一定成效,增長信心得到提振。但世界經濟仍處于政策刺激下的脆弱復蘇階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興經濟體結構性調整滯后,資金流入減少,金融市場大幅震蕩,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發達經濟體仍面臨高失業、高赤字困擾,增長后勁不足,經濟增速仍低于潛在水平。受此影響。2013年我國農機出口呈現出小幅增長,增幅趨緩的特點。截止到10月份,我國累計實現進出口額98.7億美元,其中進口21.86億美元,出口76.8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0.6%和5.41%。實現貿易順差55億美元。 從2013年前10個月我國七類出口農機商品看,呈現出“四增三降”的特點,其中,耕整施肥機械、拖拉機、播種機、農用車出口數量同比分別增長了12.7%、17%、14.6%和31.9%,收獲機械、園林機械、畜牧機械同比分別下降了15.2%、9.9%和8.1%。從出口結構看,農機出口進一步從小型向中大型發展,播種、園林、收獲機械表現的較為突出。從2004年以來我國農機出口市場分析,自2007年金融危機開始,增幅逐年下滑,2009年下滑幅度高達22.4%,2010年強勢反彈,恢復到2008年出口水平,2011年繼續以29.7%的增幅增長,2012年增幅急劇下滑至2.9%,市場進入新一輪的低迷狀態。 正能量 2013年農機市場面臨的政策環境十分給力,為農機市場的發展注入了正能量,有力推動了農機市場的穩健運行。2013年2月中央發布的一號文件,繼續以農業為主體,以改革、創新、穩定、完善、健全體制機制制度的方式,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2013年3月,農業部發布《2013年國家支持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措施一共包含38項內容,包括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政策、農資綜合補貼政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畜牧良種補貼政策、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政策、農村改革試驗區政策等。2013年10月,農業部頒布《關于大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意見》。這些政策的出臺,為2013年農機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利好的政策環境。(jiao點com)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