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壽:戰略機遇期要避免“大干快上” 在10月17日的2013全球汽車論壇開幕全體會議上,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朱福壽指出,目前中國汽車產業已進入了戰略機遇期,此時必須警惕新一輪的“汽車熱”,避免“大干快上”。 朱福壽說:“戰略機遇期的選擇,更多體現了一種責任和使命,因為中國汽車產業經過了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已進入了微增長的周期。如果又把中國汽車戰略機遇期當成第二個高增長期,很容易讓我們的地方政府和汽車企業又產生新一輪的沖動,這是非常要命的。” 如何看待這個戰略機遇期,朱福壽認為,對于中國的汽車產業來說這個戰略機遇期非常寶貴,也可能是最后的、惟一的戰略機遇期,建設汽車強國的一個關鍵周期,因為中國經濟還將長期增長,汽車剛性需求將持續,城鎮化的建設、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釋放的改革紅利等利好因素存在,但也有環境、資源、能源和深度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我們如何去抓住這個戰略機遇期,而不是簡單的‘大干快上’,我認為,要認識到以下三個主要矛盾,第一,外資品牌跟自主品牌同臺競爭、戰略相持的局面不會在短期里得到改變;第二,中國汽車‘走出去’的國際化進程不可阻擋,但受貿易保護主義和全球經濟形勢影響,我們國際化的進程不可能一帆風順;第三,人們對汽車的剛性需求和能源、交通、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矛盾相伴而生。汽車企業如何處理這樣一些矛盾,理性地做出決策非常重要。”朱福壽說。 “在這個周期里面,我們要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商品企劃能力、研發能力、制造能力和營銷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擴大規模。”朱福壽說。 郭 謙:汽車生活品質的提高就是價值 10月18日,2013全球汽車論壇舉行的第二天,在以“中國自主車企整體提升的路徑”為主題的圓桌會議上,觀致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謙不僅以極富條理性的思路,與聽會者分享了后起車企趕超國際前沿車企的三條路徑,更闡述了觀致汽車能給客戶帶來的具體價值。
結合歷史的經驗和觀察,郭謙認為后起車企趕超國際前沿車企的路徑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方式是靠自己摸索,自己不斷地開發,“在過去一百年間,國際上很多企業都是這樣做的”;第二種方式就是在自己還不具備技術的時候,把技術主要地委托給國際上能夠提供技術的合作伙伴、服務商,自己跟隨學習,“這是在過去十幾年間出現的一種方式”;第三種方式,是直接組建企業或者收購企業,即通過自己核心團隊的組建或者通過收購的企業從而具備國際水平的技術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