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S前夕,一場勁爆十足的物聯網煙火騰空而起。“始作俑者”是中國聯通。 作為嗅覺敏感的三大運營商之一,中國聯通早已察覺萬物互聯將成為拉動運營商收入和提升網絡運營效率的新增點。其在2014年底便啟動了物聯網專用網絡和物聯網基礎平臺的規劃與建設,2015年開始瞄準發力這片藍海,同年7月鋒芒初露,率先在上海完成了基于NB-IoT的智能手表、智能停車等的樣板展示,由此開通了全球首個4.5G NB-IOT技術樣板點。 時間軸前移至2016年,中國聯通在超過5個城市啟動基于900MHz、1800MHz的NB-IoT外場規模組網試驗,以及6個以上業務應用示范,其中包括上海迪士尼等重點區域試商用。
進入2017年,物聯網的發展到了爆發前夜,中國聯通物聯網連接數突破5000萬個,其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10余座城市均開通了窄帶物聯網試點。 “全球連接”打造物聯網江湖新形勢下風向標 著眼當下,順應時勢,承接國家策略東風,中國聯通在MWCS這場物聯網煙火里再一次釋放信號,打造下物聯網江湖新形勢下的風向標——“全球連接”。 何為“全球連接”?為何“全球連接”?中國聯通副總經理姜正新在接受飛象網采訪時,作出了如下解釋。 “首先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號召,推動物聯網等關鍵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合作,是連接數字絲綢之路的關鍵。其次物聯網快速發展帶動了制造業等企業對于全球化部署的需求,企業希望實現其終端設備在全球快速接入和統一部署管理。” 姜正新指出,傳統通信網絡最大以國家為單位,使用國內手機SIM卡的用戶一旦出國就是漫游網絡,速率和使用體驗下降,成本變高。而物聯網會將這一僵局打破。 基于此,中國聯通發布了物聯網“全球連接”協作倡議,倡議全球運營商以及物聯網產業鏈各方合作伙伴加快行動,建立長效溝通和協作機制,打造物聯網“全球連接”能力,特別是在連接平臺互聯互通、eSIM平臺建設應用以及高效合作機制三方面加強合作,加快推動全球物聯網部署,共同創造“萬物互聯”時代的新價值。 連接管理平臺再升級助產業向規模化穩步踏進 在支撐物聯網應用創新與規模發展過程中,連接管理平臺是物聯網應用中關鍵能力,是企業通過物聯網實現傳統業務轉型或開發創新業務的基礎。因此,中國聯通在此次MWCS上同期發布了物聯網新一代連接管理平臺,標志著中國聯通支撐物聯網產業實現規模化發展穩步踏進。 據介紹,新一代連接管理平臺具有四大差異化優勢:更強大的數據分析和自動化能力,更可靠的安全防護手段,更靈活的合作伙伴業務運營能力,以及對大規模低功耗廣域網的無縫支持。 這意味著中國聯通新一代連接管理平臺不僅可以滿足企業對于物聯網連接自服務、自管理的自動化需求;還能夠進一步提供全面的安全防護能力、全新增值業務能力框架、大規模物聯網(Massive IOT)解決方案,并且提供對業務數據的全面洞察和行動指導。 商業模式呼之欲出 相關策略亦欲粉墨登場 當然,對于運營商物聯網的發展,“跑馬圈地”增大連接是為迎接商業模式的早日到來,如今,中國聯通在物聯網連接和平臺建設方面日臻完善,如何晉級下一步便成為不可避免地話題。 在姜正新看來,中國聯通目前正在向商業模式穩步推進,據介紹,其目前在與政府合作方面已有眾多成熟項目,例如,中國聯通與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合作了針對重點污染源的監控項目,而針對河流污染監控和治理的“河整治”項目,也與浙江省政府早已開展合作。 同時,中國聯通還與各地政府合作了智慧城市、智慧工地等物聯網項目,其中包括針對揚塵、電梯安全等監控。 其次,還與部分互聯網公司做出了一些物聯網應用,“這之中,運營商則更多憑借網絡優勢切入物聯網。中國聯通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是必然,沒有任何企業可以獨立構建完整的物聯網生態鏈,只有諸如具備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物流等完整鏈條的物聯網應用。” 姜正新透露,對于物聯網平臺發展和商業模式,中國聯通計劃聯合國內外運營商及相關方成立相關基金組織以專項資金投入產業鏈發展,據介紹,目前正在運作當中。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