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中國品牌和韓系的表現有了巨大差別,此前一直左右逢源順風順水的韓系在中國品牌與德系、日系的夾擊之下腹背受敵,旗下產品幾乎全線下跌,朗動、悅動、K2、IX35、獅跑等主流車的跌幅都超過20%,其中悅動跌幅甚至超過68%,此前的大明星名圖銷量也下跌超過17%,即便是領動、新途勝上市帶來的增量,也無法彌補韓系下跌的勢頭。 2016年前5月,北京現代整體銷量為42.5萬臺,跌幅5.4%,東風悅達起亞1-5月銷量40.6萬臺,同比下跌9.4%,成為各大產品系的最大輸家。與此同時,中國品牌借助SUV和MPV的突圍,表現出色,市場一片叫好,部分輿論甚至認為中國品牌已經超過韓系。 可惜,這個與實情不符,即便中國品牌在SUV的成功和韓系汽車逐漸萎縮都是現實,即便中國品牌將來一定會超過韓系,但是至少目前為止,中國品牌還沒有超過韓系,甚至差距比我們想象的更大,盲目的驕傲只能捧殺中國品牌。下面就來看看中國品牌和韓系還有多大差距: 外形方面,中國品牌尚未擺脫山寨 首先從外形上說,這個是中國品牌進步最大的領域,也是相對技術含量較低的領域,中國品牌在這方面和先進水平相差也最小。但是即便這個領域,即便像博瑞、觀致等某些車的外形已經比韓系的某些車更漂亮,但是整體方面對比,中國品牌和韓系的差距還很大。 這個差距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是韓系已經告別山寨,而中國品牌顯然還沒有脫離山寨,今天的韓系車,已經基本找不到山寨的影子,無論轎車、SUV還是MPV,韓系都完成了對于山寨的摒棄。但是中國品牌還遠遠沒有做到,不要說力帆、雙環、眾泰、陸風這些品牌。即便是長城、長安、吉利這些最優秀的代表,依然有著山寨的影子,比如長城H9會令人隱約想起陸巡,而長安CS75,多多少少會和極光有一點點神似,雖然不能說是山寨,但也不是完全無辜。 其次就是韓系在外形設計方面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形成了自己的家族基因,但是中國品牌在這方面還在發展中,即便是發展最好的長城,在哈弗H8和哈弗H6之間,如果不經過提醒,也很難發現同一家族屬性,即便在某些方面采用相似的設計手法,也會覺得是故意為之,這方面才是最大的差距。 核心技術,中國品牌剛剛登堂入室 坦率地說,在技術方面,中國品牌在最近十幾年進步極大,相繼克服了渦輪增壓發動機、DCT自動變速箱、多連桿懸架和新能源電池等核心技術,自己和自己比,確實進步巨大,但是和韓系比,差距還很明顯。尤其是在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方面,即便中國品牌品牌已經攻克了某些核心技術,但是技術層面還是非常的粗糙和原始,只能說是登堂入室,韓系在這些技術方面早就爐火純青了。 以中國品牌在核心技術方面成就最高的盛瑞8AT變速箱為例,在盛瑞8AT變速箱投產之后,一度號稱“拉近與世界50年的差距”,“可以直接叫板德國、日本和美國”,號稱是“全球第四個可以生產8AT變速箱的國家”。實際上在早在盛瑞投產很多年前,現代旗下的派沃泰就開始生產8AT變速箱。更為打擊國人的是,盛瑞的8AT變速箱技術,恰好就是來源于韓國,其組裝線由韓國韓華公司制造,測試線則委托韓國ADT公司調試。 事實上,在代表核心技術的重要零部件方面,中國品牌和韓系完全不在一個層次,現代旗下的摩比斯幾乎可以生產除了輪胎、玻璃和車身外的一切零部件,它的綜合實力排名在全球前十行列,在全球零部件百強排名中,韓系可以占據6個名額。可以類比的是,中國在零部件方面全面落后,除了在玻璃、輪胎以及部分內飾件,中國品牌汽車零部件多數都是打醬油的角色,在2015年的零部件百強排名中,中國零部件企業僅僅獲得了兩個名額,而且排名都不高。所以從核心技術和零部件方面比較,中國品牌和韓系的差距還很大。 市場地位,韓系已經打遍全球 中國品牌和韓系最大的差距其實在市場方面,雖然從絕對數量上,兩者好像差距不大。中國品牌2015年銷量達到768萬臺,韓系全球銷量大約900萬臺,但是中國品牌的銷量幾乎全部都在國內,然后在中東、非洲、東南亞和拉美一些落后國家有一點微不足道的銷量。與此同時,國內市場的大部分市場,則被德系、美系、日系和韓系所瓜分,其中韓系在中國銷量高達167萬臺。 然后再看看韓系,韓系的900萬臺銷量,除了國內消化大約160萬臺,其余740萬臺賣到了全世界,賣到了美國,賣到了日本,賣到了德國、英國和法國等全球強國。在美國市場,伊蘭特和索納塔的銷量幾乎是速騰的數倍,已經完全進入了主流市場。事實上,如果將中國市場從全球市場剝離,現代在全球銷量可以輕松超過大眾和通用,僅次于豐田而排名第二。 但是中國的任何一家中國品牌,甚至即便是所有的中國品牌加在一起,銷量還是不如一個現代,這個差距才是中國品牌和韓系的真實差距,也是最難以追趕的差距。 矚目未來,中國品牌還需快馬加鞭 當然,在指出自中國品牌目前全面落后于韓系的事實,并非對中國品牌的否定,更不是說自主難以追上韓系,只不過客觀地指出事物發展狀況的事實面貌。但是即便如此,國人也完全不必悲觀,因為中國品牌已經在大幅度地縮小與韓系的差距,僅僅在十年前,中國品牌面對韓系還是仰望的感覺,但是現在,長城和吉利們已經開始大張旗鼓地從韓系嘴巴里搶奪市場,而韓系顯然也沒有更好的應對辦法,這就證明了自主實力。 尤其是考慮到中國工業體系極其全面發達,某項技術的突破可以起到巨大帶動作用,即便一些落后的領域也可以獲得其它優勢領域的彌補,中國品牌追趕韓系的速度會大大加快,如果在5年之內,中國品牌某項技術或者某個領域真正超越韓系,將不會令人驚訝。 如果將來有一天,我們從首都機場出來,看到的黑壓壓的出租車不再是清一色的伊蘭特和索納塔的時候,中國品牌才算是真正有了可以叫板韓系的底氣,我們希望在這一天早些到來。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