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國內轎車市場新車銷量為92.5萬輛,實現同比增長9.3%;上半年,國內轎車市場新車累計銷量為556.9萬輛,出現同比下降3.9%。可能業界會認為雖然上半年累計銷量表現不理想,但6月份近10%的增長,轎車市場應該有好轉的勢頭,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來看看車企和車型層面的市場銷量表現情況: 從企業層面來看,上半年國內轎車銷量排名TOP10的企業依次是: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上汽通用、北京現代、東風日產、長安福特、吉利汽車、一汽豐田、神龍汽車和廣汽本田;銷量依次為:82.2萬輛、79.3萬輛、60.9萬輛、34.6萬輛、30.4萬輛、29.2萬輛、25.1萬輛、25.0萬輛、20.8萬輛和18.3萬輛。從企業層面來看,只有吉利汽車一家中國品牌居于前十,中國品牌在轎車市場的劣勢可見一斑。
從車型層面來看,6月份,國內轎車銷量排名TOP10的車型依次是:朗逸、軒逸、捷達、英朗GT、卡羅拉、速騰、桑塔納、福睿斯、科魯茲和朗動;銷量依次為:3.8萬輛、3.3萬輛、3.3萬輛、3.1萬輛、2.7萬輛、2.7萬輛、2.6萬輛、2.2萬輛、2.1萬輛和2.0萬輛。上半年,國內轎車銷量排名TOP10的車型依次是:朗逸、捷達、速騰、英朗GT、卡羅拉、桑塔納、軒逸、福睿斯、朗動和科魯茲;銷量依次為:24.9萬輛、17.4萬輛、17.0萬輛、16.8萬輛、15.4萬輛、15.2萬輛、14.7萬輛、12.8萬輛、11.1輛和10.8萬輛。從車型銷量排名來看,中國品牌同樣處境尷尬,沒有一款產品能夠擠入TOP10排行榜。 雖然今年6月份轎車市場實現了增長,但轎車市場產品運營的情況實際并不不理想,銷量過低的產品數量過于龐大,據統計目前月均銷量低于3000輛的轎車產品多達174款,確實有產能過剩之虞。
低端轎車市場萎縮明顯,一大批產品面臨退市。 上半年,以A00和A0級轎車為代表的低端轎車市場出現同比快速下滑,月均銷量低于3000輛的低端轎車車型多達61款,而銷量高于3000輛的低端轎車車型僅有10款,甚至于在A00級轎車市場目前已經沒有一款車型的月均銷量能超過3000輛。雖然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A00和A0兩個低端轎車市場的產銷規模出現大幅下滑,但車企又不太可能輕易放棄低端轎車市場,低端轎車似已成雞肋。
中國品牌在轎車市場在快速衰退。 中國品牌在轎車市場真可謂經營慘淡。在暢銷車型TOP10中,不僅沒有一款中國品牌產品,甚至于除了帝豪這一款產品外,目前已無其他中國品牌轎車產品上半年的累計銷量超過10萬輛;而更為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品牌在轎車市場的銷量占比也從去年同期的20%下滑到今年上半年的18%,月均銷量超過3000輛的中國品牌轎車車型數量僅有16款,而月均銷量低于3000輛的中國品牌轎車車型卻超過110款。車業雜談一直認為,在競爭最為激烈且市場低增速已成常態的轎車市場的突破,才可成為中國品牌車型真正實現突破的標志,單純的在目前仍處于市場有旺盛需求的SUV或MPV市場有一定的銷量表現,并不能充分證明中國品牌已經由大變強。
多代同堂的產品策略可能已不適應市場需求。 不可否認,多代同堂的產品策略,確實讓不少車企在轎車市場曾獲得過不錯的市場表現,如南北大眾、北京現代和奇瑞汽車等。但從目前多代同堂的產品銷售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發現,朗逸增長,朗行下降;速騰增長,寶來下降;領動增長,朗動下降;卡羅拉增長,花冠下降。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車業雜談認為,與當前汽車市場的年輕化趨勢以及消費能力的升級有較為明顯的關系,同時也與市場消費呈現產品集中化趨勢有關。正如車業雜談此前發布的《乘用車市場消費呈現產品集中化趨勢》一文中所述,在市場趨于成熟的情況下,消費者消費理念容易形會成共識,嘗鮮的現象越來越少,跟風隨大流的現象越來越多,從而形成熱銷的產品賣得更好,滯銷的產品更加滯銷。也就是說中國汽車市場出現了從需求多樣化向消費集中化發展的趨勢。
因此,目前中國轎車市場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勢頭其實并沒有實質向好,甚至于未來不少車企還會在轎車領域會出現陣痛。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