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合理投向,加快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防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委托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針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進行了研究分析。 7月11日,針對報告結果,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機械裝備處處長吳衛在中汽協舉辦的信息發布會上表示,伴隨新能源汽車總體市場發展向好的同時,行業發展散、亂,盲目投資等問題也比較突出。 他建議,新能源汽車正處于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企業需要加強關鍵技術研發能力建設,提高產業化水平。另一方面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投資新建新能源汽車項目,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各方面要切實注意防范。 目前新能源汽車產能利用率低,產品質量和性能不穩定,產業散、亂問題突出,應防范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投資的現象。 散、亂問題突出 此前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速度較快。在高速發展的背后,新能源汽車產業存在散、亂的問題。 發改委認為,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產業出現盲目發展問題。一些不具備產業基礎、卻反關鍵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地方和企業的加入,使得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風險加劇。 目前國內已有200余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累計獲得生產許可的車型達4000多個,但實際投產車型僅為總數的1/4左右,企業平均產量僅為3000輛。2015年全年僅有140個企業的1300多個車型實現銷售,技術先進、性能可靠、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較少。 2016年1~5月,100多家企業共生產車型超過700個,單車型平均產量僅為150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企業共30多家,涵蓋90多個車型,單車型的平均產量僅為800輛,排名前十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產量為7500輛。 而在動力電池方面,全國19家主要生產廠商在2015年的生產能力達305億瓦時。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為生產新能源汽車企業配套的動力電池單體企業約200余家,系統企業約300余家。但是,多數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產能利用率低、產品質量和性能不穩定,產業散、亂問題突出。 中汽協強調,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方向,正處于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加強企業關鍵技術研發能力建設,提高產業化水平,不斷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 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投資新建新能源汽車項目,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各方面要切實注意防范。 全年或沖刺70萬輛 年初,中汽協預測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可能接近70萬輛。如今半年已過,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完成率僅為24.29%。 今年1~6月,新能源汽車實現銷售17.0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26.9%。其中純電動汽車售出12.6萬輛,同比增長161.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完成銷售4.4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64.2%。 中汽協副秘書長姚杰表示,“根據如今的發展條件、發展規劃等,中汽協并沒有改變對新能源汽車的預期,相信下半年月度產銷量將進一步提升! “按照近三年來的經驗,新能源汽車的產銷下半年普遍高于上半年,四季度銷量會高于一、二、三季度,甚至可能高于前三季度的總量。”姚杰表示。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