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純電動客車市場,政策不斷發布,各種預期和分析也不時見諸報端。 但好消息,卻是少得可憐。而壞消息,卻從來不缺。這不,最新的消息就是,今年10月份,國內純電動客車市場同比下降超過四成,降幅創下今年新低! 下表顯示,根據工信部合格證數據,2016年10月,純電動客車產量只有6684輛,比去年同期的11632輛下降43%,這個下降幅度,也超過了今年7月份40%的降幅,從而成為今年歷史新低。 2016年1-10月純電動客車市場產量一覽
11、12月還將進一步下滑 市場產銷量,還能更低點嗎? 還真是有可能。考慮到去年11月(1.9萬輛)和12月(2.8萬輛)整體市場火爆的景象,今年的11月和12月,月產量的降幅很可能要再創新低。 從10月份的情況來看,純電動客車月產量超過1000輛的還是只有宇通和中通,其中宇通生產1457輛,同比微增長1%,中通客車生產1152輛,同比下降8%。由于10月份整體下降較大,多數企業都出現下滑:比亞迪生產466輛,同比下降56%;安凱客車生產137輛,同比基本持平;南京金龍生產297輛,同比下滑70%;重汽豪沃客車生產201輛,同比下滑55%;珠海銀隆下降88%;廈門金龍下降66%;廈門金旅生產132輛,同比下跌74%。增長的企業主要有幾家,分別為福田歐輝、江蘇九龍、揚州亞星和中車時代,分別同比增長65%、5%、270%和222%。 1-10月,純電動客車行業增幅進一步縮窄,從1-9月的64%縮小到1-10月的34%,縮窄了30個百分點;全行業1-10月累計產車55791輛,凈增量只有1.5萬輛左右。盡管多數企業累計產量增速還是正值,比如宇通生產純電動客車11091輛保持第一,同比增長30%;中通以8585輛和70%增幅穩定居于第二;比亞迪增長107%,累計生產3242輛居第三;南京金龍以2814輛居第五;安凱客車生產2700輛居第六,同比增長266%——但行業的整體后市發展不容樂觀。 分析認為,由于去年四季度井噴式增長,導致四季度產量占到全年產量的66%,因此,今年四季度勢必遭遇大幅下滑。
新能源客車行業情況繼續惡化 10月份市場大幅下滑的原因,其實還是那么幾個。首先是補貼政策到11月份才開始趨于明朗,10月份的時候還處于政策猜想期,國內客車企業和公交公司客戶都很謹慎,不敢輕易接單或者下單(最近新版政策在網上流傳,客車廠才開始逐漸接單,但也以大客戶和建立長久穩定關系的客戶訂單為主保訂單)。而且,最近的新能源客車行業,政府相關部門下發了很多新的政策文件,比如“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等等,但就是最新的新能源客車補貼政策,一直沒有由官方出面來明確說法。
其次,資金鏈緊張。錢,不一定是萬能的;沒錢呢,肯定是萬萬不能的。從去年到今年,全部國家補貼和大量地方補貼都沒有下發,眾多客車廠和零部件配套商都在“仰望星空”,等待資金到位。大量企業資金鏈緊張甚至組織生產困難,已經是業內皆知的事實。國補“應收賬款”最高的企業,兩年時間下來,國補營收款已經達到80多億元,比一個中型客車企業的年營業收入還要高! 就在本月(11月),最新的一版新能源客車補貼政策開始在網上流傳,按照這個版本,純電動客車改為按照電池能量密度進行補貼,分為80Wh/kg-110Wh/kg、110Wh/kg-120Wh/kg和120Wh/kg以上三檔,中間檔補貼為1800元/度電,上下兩檔按照1.2倍和0.8倍計算。但是,沒到最后一刻,誰敢說就“鐵板釘釘”了呢? 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出臺明確文件,讓這個江河日下、狀況不斷惡化的新能源客車行業盡快重新走上正常軌道。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