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中國制造2025》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方案對創新能力、質量效益、兩化融合、綠色發展四個類別提出了2020年和2025年制造業的主要指標,為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同理,汽車零部件作為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強大的汽車零部件就無法真正建立汽車強國。方案中指出,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汽車零部件也正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因此,方案的提出也為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智能制造方面,方案提出不僅要組織研發具有深度感知、智慧決策、自動執行功能的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等智能制造裝備以及智能化生產線,還要加快機械、航空、汽車、電子等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準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在提升產品質量方面,實施工業產品質量提升行動計劃,針對汽車、高檔數控機床、軌道交通裝備、大型成套技術裝備、工程機械、關鍵原材料、基礎零部件、電子元器件等重點行業,組織攻克長期困擾質量提升的關鍵共性質量技術。 最重要的是,方案規定了一批重點突破發展領域,包括芯片、傳感器、集成電路等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圍繞汽車、機械、電子等領域的工業機器人,與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動力電池、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要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 此外,方案指出,還將探索利用產業基金、國有資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鐵、汽車等裝備和優勢產能走出去,實施海外投資并購。這也為汽車零部件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并購國外優勢資產創造了契機。 方案為汽車零部件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因此,記者邀請幾家零部件企業談談他們的看法。 株洲易力達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偉:零部件企業應盡快推進智能制造 最近,傅偉走訪了三十余家國內外零部件供應商,重點關注了長三角一帶的企業。從走訪情況來看,國內很多零部件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在生產裝備、技術水平、質量控制等方面仍然非常落后。如果不盡快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動智能化制造,這些企業的產品質量很難提高,與國外一些先進零部件企業的差距將會進一步拉大。很多零部件企業現有的市場將會被外資分食。所以傅偉認為,《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及時且必要,在政策落實過程中,還應給予自主品牌零部件企業多一些保護,讓它們有時間、空間去把握中國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機遇。 易力達的產品主要為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是汽車上重要的安全件,這對產品質量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兒產品質量與相配套的原材料、生產工藝息息相關。針對企業未來發展,推動智能化制造,傅偉表示,他們確定了兩條路徑,一方面尋找高端供應商加強合作,從源頭提升品質; 另一方面與國內相關先進企業聯手,提高電動助力轉向總成研發制造水平,推動行業進步。 亞新科工業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倪威:提升零部件質量是打造品牌的基礎 制造業尤其是裝備工業和機械工業是一個國家的脊梁,國家制定《中國制造2025》方案,對我國的工業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倪威認為,建設汽車工業強國就是要具備為全球市場供貨的能力。中國的汽車和零部件產品如何走向世界,靠的是品牌,靠的是質量。一個國家或一個公司要打造品牌必須要做好一件事情就是提升質量。《中國制造2025》方案中提出要“質量為先”,堅持把質量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生命線,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加強質量技術攻關、自主品牌培育。中國的零部件產品一直被詬病為“質量差”,不是我們做不出質量好的產品,而是我們產品的一致性、穩定性不好。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工業的問題在于對制造工藝的堅持度不夠。 因此,倪威認為《中國制造2025》方案的意義不在于目標的宏偉,而在于通過目標的實現,打造一場提升中國產品質量的運動,形成一種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堅持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增強研發能力,提升質量,把這兩點踏踏實實做好是對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最有利的支持。 富奧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緊固件分公司營銷部部長陳昆:緊固件行業要提升裝備水平 《中國制造2025》對我國制造業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做出了要求,而針對緊固件行業來說,陳昆認為在企業逐漸擴大規模的過程中,有必要應用自動化程度更高的設備,縮小與國外競爭對手的差距,上下游企業及相關行業應加大對裝備技術的關注度和研發力度。 目前,國內緊固件企業數量很多,但具備一定規模、生產裝備相對先進的企業數量較少。一定數量的生產工藝相對落后的小企業已經處于停工的狀態,這些企業將會在未來5年內逐步被市場淘汰。行業內領先的緊固件企業將以并購、合資為主要發展道路,擴大企業規模,并引進更加先進的生產裝備,而外資企業的進入也勢必對國內企業造成一定沖擊!吨袊圃2025》對制造業重點領域的試點示范工程提出了運營成本、不良品率、產品生產周期逐漸降低的要求。運營成本、不良品率、產品生產周期應該是每家制造企業關注的問題。一般來說,緊固件企業制造成本中,鋼材、輔材等材料占了40%左右,而這些原材料已經處于較低的價格水平,加上人工成本逐漸提升,企業運營成本下降幅度不會太大。不過,隨著企業規;б嫣嵘,生產設備更新,以及自動化程度提高,產品生產周期可以逐漸縮短,整個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廣州颯特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車載事業部總監劉興武:創新軍民技術合作方式 颯特紅外致力于遠紅外熱成像技術產品的研究和開發,希望能將高精尖技術民品化、普及化、規;,為中國汽車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夜視系統!吨袊圃2025》提出,統籌軍民兩方面資源,開展軍民兩用技術聯合攻關,支持軍民技術相互有效利用,促進基礎領域融合發展。這將“軍轉民”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 颯特遠紅外熱成像技術在軍用、電力行業應用廣泛,很多產品已經出口海外市場。過去幾年,颯特嘗試將該技術應用在汽車領域,探索與整車企業、相關零部件企業的合作模式。劉興武認為,必須改變原有的生產和供貨模式,創新與其他零部件企業的合作方式,打造集成度更高、成本更低的有夜視功能的車載系統,并應滿足汽車領域批量化生產的質量要求。高精尖技術民品化的過程中,不僅要充分考慮市場需求,而且在得到合作伙伴支持的同時,也應該得到政府對市場的政策性引導。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