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政策紅利如何能夠不盲目? “從中國機器人過去40多年的發展歷史來看,政府發揮著主導作用,甚至可以說沒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要艱難緩慢得多!蓖跆锩缯f。 這一點陸際聯也深有體會。作為中國最早一批從事機器人研究工作的專家,他始終認為,“機器人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需要政府的強力支持推動”。 在他看來,從“七五”計劃開始,政府在機器人產業發展上的投入和支持就有目共睹,“機器人產業始終在享受政策紅利。” 2013年12月22日,工信部對外發布《關于推進機器人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說,到2020年,我國要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目前為23)。 而在2014年11月初,工信部副部長蘇波也公開表示,工信部將組織制訂中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此外,2014年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簡稱04專項,即高檔數控機床數字化設計關鍵技術與工具集研發及典型產品應用)也明確將重點支持機床機器人,推進其在汽車發動機、航天、航空、船舶、民爆等6個行業自動化車間的應用。 在中央政策的激勵下,許多地方政府也陸續制定機器人發展扶持政策。 深圳市近日發布了《關于組織實施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2014年第一批扶持計劃的通知》,明確將重點支持包括智能控制焊接、重載搬運、柔性裝配等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輔助設備,以及服務機器人、精密制造核心部件等領域。 廣東東莞更是投資27億元建設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而在此之前,湖南長沙、四川、湖北、山東青島等地已紛紛出臺扶持政策,力捧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 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統計,截至2014年6月,全國已建或擬建的機器人相關產業園(基地)36個,產業園規劃面積超過2.8萬畝,到2020年的規劃投資額超過5000億元。 而重慶則將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確定為該市十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其兩江新區、江津、璧山、大足和永川共五個區布局機器人產業。到2016年該市重點行業裝備智能化率將達到65%,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達到250億元;到2018年智能化率達到75%,產業規模達到400億元,最終形成“整機 配套”、“研發 制造 服務”全產業鏈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 輿論普遍認為,在國家和地方雙重政策的支持下,機器人產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契機。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此并不看好。 一位機器人研究專家說:“各地一窩蜂上馬產業園并不能代表機器人產業化就會快速推進,投資太多反而可能帶來產業泡沫,不利于整體發展!彼J為,國家要對機器人產業發展有統一的整體規劃,各地切忌盲目投資。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