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一過,國內幾大主流上市車企2014年的業績陸續發布,盈虧大勢漸漸浮出水面。有的企業利潤翻番,有的大幅虧損,有的靠賣車掙錢,有的則憑補貼或投資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這幅眾生相背后也透露出自主車企在兩極分化嚴重的情況之下,銷量可觀但盈利困難的隱憂。 長安汽車合資盈利 自主減虧 利潤翻番 長安汽車公布的業績預告顯示,2014年全年,長安汽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11.09%~122.50%,達到74億~78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約1.59~1.67元。 從銷量上看,長安汽車的增長勢頭非常迅猛,2014年全年銷售57.24萬輛,同比增長39.73%。自主品牌方面,銷量最佳的逸動共銷售15.49萬輛,月均銷售1.20萬輛左右,同比提升70.62%;長安悅翔V3也表現不俗,全年共銷售9.04萬輛,月銷量最高達到1萬輛左右,同比增長17.58%;聲名在外的SUV長安CS35全年共銷售10.06萬輛,月均8000輛左右,位列2014年熱門SUV銷量排行第10名。 上述車型的熱銷,加上長安全新奔奔以及長安CS75等車型銷量的迅速增長,為長安汽車取得了自主車企銷量第二名的好成績。 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汽車業績的大幅度增長主要是得益于合資企業長安福特的翼虎、新蒙迪歐等銷量同比大增,投資收益大幅增加(2014年長安福特投資收益預計為72億元,同比增長75%),而重慶長安本部CS75、逸動等銷量同比大增,只是幫助本部實現了同比減虧。 反觀長安福特,去年新車銷量為80.16萬輛,同比增長18%。其中,新蒙迪歐全年銷量10.98萬輛;而旗下兩款SUV車型,福特翼虎連續12個月保持月均銷量過萬,翼搏則銷量同比增長42%,問鼎2014年合資品牌緊湊型SUV市場銷量冠軍。此外,長安福特今年1月銷量達到8.32萬輛,再創月銷量新高,同比上升19%,新上市的福睿斯1月銷量更是達到1.88萬輛。 這實在是一個心酸的對比。同樣是銷量長紅,合資企業賺得盆滿缽滿,自主部分卻還在盡力扭虧。 更為凄慘的是,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缺失已經成為了普遍現狀。已發布的2014年業績快報、業績預警等財務數據顯示,長城汽車、比亞迪、一汽夏利、一汽轎車、亞星客車等均出現凈利潤下滑。 去年自主車企的銷量冠軍長城汽車,一直是民營自主陣營里高盈利的代表,其凈利潤也首次出現了同比下降: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626億元,同比增長10.23%,實現營業利潤92.5億元,同比下滑4.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52億元,同比下降2.2%。
國內銷量最高、凈利潤最多的上汽集團,其利潤增長也主要依賴于旗下合資品牌。上汽集團2014年全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2%,預計為278億元,其中176億元的凈利潤來自于上海通用;而旗下的上海大眾銷量為173萬輛,上海通用銷量為172萬輛,上汽通用五菱銷量為159萬輛,三家合資公司的銷量占據上汽集團2014年總銷量的89.6%;與此同時,上汽集團自主品牌還沒有扭虧。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