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3月份以來,許多上市車企發布了其2014年財報或業績預報,增幅超過100%的公司和下滑幅度超過100%的公司均不在少數,尤以自主車企表現最明顯。長安、東風等車企凈利潤增長幅度都超過100%;而金杯、亞星、江淮等凈利潤均出現40%以上下滑,更有甚者,一汽轎車凈利潤下滑95.04%,一汽夏利凈利潤下滑高達264.66%,堪稱“冰火兩重天”,自主車企兩極分化為哪般? 自主車企之所以出現業績兩極分化,原因眾多;既有歷史積累的因素,也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其中產品和技術是最為主要的兩大因素。產品定位和產品競爭力以及與之相匹配的研發技術能力,是車企的生命線,前期對這兩方面合理布局和投入的公司,現在就能收獲成果。相反,產品規劃與市場脫節或技術能力不匹配,都會與領先者漸行漸遠。 從具體情況來看,每個車企是完全不一樣的,一般銷量要從產品線本身、技術儲備、整體營銷模式、品牌等因素去看,整車企業的研發慣性平均是5年一個周期,今天研發投入要5年后才看到效益,所以今天的市場表現是5年前發生的。 從產品生命線來分析,近幾年東風、長安的投入都非常大,在跟合資企業的學習過程中,做了大量的技術儲備。而一汽轎車、一汽夏利也從合資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其存在比較大的問題是新產品的整體市場定位及市場推廣不是很到位,創新點不夠,市場群體也比較窄。從技術角度來分析,實際上一汽集團在研發上也投入大量資金,但是節能、變速箱、輕量化等有亮點的拳頭產品東西不多,尤其是一汽轎車。從營銷模式來分析,長安、東風等一直在嘗試新的營銷方式,逐漸打破傳統4S店的經營模式后,已慢慢踏入到新媒體、內容營銷、線上線下等方式中。而一汽的營銷渠道還比較單一,缺乏新意。 另外,過去的一年,國內自主品牌車企的成績單之所以出現了明顯的差距,主要是因為自主品牌在2014年的產品戰略調整上的態度不同導致。當下轎車屬紅海,SUV則成為藍海,迎合了市場的高增長需求,利潤相對高于轎車,誰抓住了SUV誰就上去了,沒抓住就會下去。去年部分企業陸續推出SUV和一些系列產品,自主品牌有了拳頭產品,業績就會好看很多。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所有的數量和利潤貢獻都在SUV上,須考慮風險。追逐市場熱點本無可厚非,但對單一產品的過度依賴勢必會降低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面對競爭壓力,自主車企必須更具市場前瞻性,準確把握可能出現的市場變化,合理規劃產品結構。 2014年報顯示,兩極分化態勢之下,部分車企業績顯著承壓,顯示出中國經濟增速的下滑和汽車產品消費升級對整車企業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受到經濟面和政策面的雙重影響,無論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還是剛剛開始的2015年,車企都面臨不少挑戰。 一方面,中國車市已進入平穩增長區間,業內預計未來年銷量增速超過10%的概率已經很小。在有限的增長空間內,自主品牌的銷量將明顯弱于合資品牌,而來自于國際品牌的競爭壓力在2015年將有增無減,預計今年國內自主品牌車企的市場空間或仍有縮小。另一方面的擔心則來自于政策層面。以限購為例,去年年末,深圳汽車限購令出臺,大大提升了其他城市跟進的預期,對自主品牌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可以預料,在競爭空前“白熱化”的中國汽車市場,如果自主車企不能夠做到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應對,品牌競爭力下滑將無可避免。未來3到5年內,國內汽車自主品牌兩極分化的“馬太效應”將會繼續加重,也就是“強者更強,弱者更弱”,部分車企面臨轉型甚至被兼并重組的命運;因此,車企的自我戰略調整至關重要,將決定未來成敗。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