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機床行業的熱點關鍵詞之一就有海外并購,比如日發精機收購意大利MCM公司,依托其在鋁、鈦等高溫合金材料零部件加工領域的優勢,開始全面布局航空航天市場。還有臺州北平機床有限公司與德國施耐壓機床有限公司簽訂了收購協議。北平機床出資300萬歐元,收購了德國這家近百年的機床企業,完成了當地機床企業首次海外并購。 而在更早之前,沈陽機床、大連機床、北一等已經有不少的企業實施了海外并購的戰略。可以說,中國機床企業實施海外并購的主要目的,大多是想借助其平臺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 實際上,在實施這一戰略之前,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已經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進行市場換技術的策略,而結果卻很讓人傷心,市場丟了,而技術仍沒有很好地掌握。買下對方,近距離研究、學習這種海外并購方式于是醞釀而成。 但在一波并購熱潮后,也有人士反思,既然我們的目標是技術,那么其技術能否迅速轉移過來并且被及時消化掉,是值得推敲的。很多時候,跨國并購后產權轉移了,技術轉移卻存在障礙,因為某些核心技術不允許出境使用。 比如北一對德國科堡的并購,科堡很多核心技術,在德國用沒有問題,但是拿到中國來就是不允許的,因為當地政府對于哪項技術不準出境使用都有明文規定。類似的規定,在日本、美國也有。 當然除了海外并購外,行業內部資本運作的案例也存在,比如2014年機床行業又有兩家企業成功上市。合肥合鍛機床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于2014年11月7日在上證交易所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4500萬股。11月11日,寧波精達成形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上交所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000萬股。此外11月12日,富士康在安慶收購了安徽省鴻慶精機公司80%股份,有人士分析稱,這預示著富士康正從制造業向智造業轉變。 當然,實現行業轉型升級,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政策的支持力度。繼《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把發展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納入16個重點以來,國家對機床工業的關注就未曾停止。比如《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案》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而現在業內熱議的中國制造2025,先進的智能制造無疑是其中的一塊,而這也會是機床行業成長的催化劑。在工業4.0時代,利用新技術彎道超車,實現后發優勢已是我國制造業轉型的訴求。因此作為工業母機,中國機床行業無疑引來了一個難得的發展良機。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