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工資水平上升將帶動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壓縮傳統制造業的利潤空間。但對于高端制造業,中國人力資本結構特有的工程師紅利卻有利于傳統制造業的升級。 因此傳統機床制造業所依靠的高耗能、高投入模式將不可持續,傳統制造業所面臨的挑戰將催生行業從內部變革的需求。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惠仁在總結2014年行業運行情況時得出判斷是:行業主體仍未走出下行區間,但幅度趨緩。 他認為,行業運行趨穩的動力來自于企業的主動作為,在這一輪行業結構調整中,盡管企業具體狀況各不相同,但幾乎所有企業都在轉型調整中從不同的角度付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如今企業實施轉型升級戰略的效果開始逐漸顯現,這也正是行業運行趨穩的一個根源所在。 他說,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機床工具行業開始了長達三年半的調整,而重機行業則在2010年便開始了。 確實,如果說頭兩年,還有人還在等待市場的恢復,而現在已經普遍認識到,而今的形態不會是一個短期的過程,靠苦“熬”是行不通的,企業惟一的出路就是主動調整,轉型升級。 資本助力技術升級 現在來看,機床行業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在中端機床市場一塊。國外機床企業近年來發展的趨勢之一就是在高端主導的基礎上向下延伸,重點開拓中端市場。而在轉型升級的大潮下,搶奪中端市場無疑是中國機床行業必走的路徑。 而這必須要依靠技術的進步。我們知道技術進步有兩種實現方式,自己投資進行研究和開發,或者向其他國家學習模仿。 自主開發尖端技術不僅資本的要求比較高,也且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雖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積累,在技術升級的后期會發展比較快。另外一條路則是引進發達國家技術設備,發揮后發優勢,而缺陷是關鍵的技術會有引進困難,被發達國家封鎖。
因此近年來,中國機床行業采取了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一方面加大自主研發的力度,增加科研投入。另一方面,企業走出去通過海外并購的方式在海外收購技術、設備和市場。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