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實際情況并不樂觀。根據相關調研結果,目前一些鋼鐵企業既有的環保設施較為落后,設備本身無法達到新標準要求,需要進行改造或增加環保設施。還有一些企業現有環保設施因技術、質量、成本、管理不善等原因不能正常運行,與主體工藝設備同步運行率較低,致使其污染物排放無法達標。根據2013年環保部對華北地區298家鋼鐵企業的排查結果,超過70%的鋼鐵企業存在超標排污情況。 “鋼鐵企業要在不到兩年時間內全面實施提標改造,時間緊、任務重、資金壓力大。特別是在鋼鐵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環保提標改造任務十分艱巨。”劉濤表示。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的一項估算顯示,鋼鐵全行業實施廢水、廢氣等環保改造總投資大約為900億~1100億元;如果考慮到人工成本、設備維護等其他各種費用,每年還將新增環保成本800億元左右。 倒逼去產能化 如果新《環保法》能夠真正貫徹執行,所有企業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公平競爭,那么,迫于環保成本壓力,一些落后鋼鐵產能勢必退出市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鋼鐵企業去產能化的進程。 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認為,通常來看,環保手段主要通過對地方設置環保任務和污染排放量指標,以達到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也就是說,實施更為嚴厲的環保法規是鋼鐵行業發展的必然,也是鋼鐵去產能化的必經之路。 例如,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鋼鐵行業規范條件(2012年修訂)》實施環保一票否決制,并從達標排放等多方面設置了門檻。根據《規范條件》,鋼鐵企業的煉鐵工序需考核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三項標準,而之前只考核煙粉塵濃度一項。同時,噸鋼二氧化硫排放量也從之前的1.8千克下降到1.63千克,并且增加了“近兩年內未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態破壞事件”等條件。不僅如此,在評審申請報告、現場核查和遴選名單的實際過程中,環保條件也始終作為首要考核因素實行一票否決。 鋼鐵分析師徐向春認為,一系列環保新標準符合國家淘汰鋼鐵落后產能的政策。通過增加環保成本,提高行業門檻,一些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將最終退出市場,進而達到淘汰落后產能的目的。 據測算,鋼鐵企業要實現新標準的達標排放,噸鋼環保成本大約為150~200元。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優秀企業的環保成本約110元/噸,而一些企業由于地方保護主義、環境監管薄弱等原因,其噸鋼環保成本只有30元左右。“如此巨大的環保成本差異,導致達標企業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更為嚴重的是,打擊了鋼鐵企業實施環保改造的積極性。”劉濤說。
可以預見,如果新《環保法》能夠真正貫徹執行,所有企業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公平競爭,那么,迫于環保成本壓力,一些落后鋼鐵產能勢必退出市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鋼鐵企業去產能化的進程。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