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一直面臨著種種阻礙,撇開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難以推進不談,還存在政府部門多頭管理、政令變化捉摸不定,地方保護主義盛行、政策指導性壓過市場自由配置資源的能力等問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落到實處的行動,需要重視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著手解決新能源汽車行業存在的技術、管理和政策各方面的諸多難題,以保障未來市場的可持續性發展。 2015年剛剛開頭,神州大地還籠罩在隆冬的寒意之中,新能源汽車卻已經迎來了生機盎然的春天。從1月8日的“EV-Talk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暨關鍵零部件技術標準專題研討會”,到1月13日以“產業發展新生態”為主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首屆論壇,再到1月15日京滬高速電動車快充網絡的全線貫通,以及1月21日的2015中國新能源汽車年會暨《新能源汽車報》創刊發布會,都將近年來被持續熱炒的新能源汽車再次引爆。 這樣密集的討論和研究,加上京滬之間的國內首個高速公路城際快充網絡的開通,給人一種新能源汽車發展終于要“動真格”了的感覺。那么,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中的尷尬現狀和最大瓶頸,即“買車容易用車難”是否也將被打破了呢?日前,汽車行業之外的國家電網率先開啟了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大規模電動汽車充電網絡設施建設,本應肩負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中最大責任的汽車行業內部,又有誰來接替下一棒? 多重利好 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 實際上,自我國開始推廣新能源汽車以來,在政府持續不斷的政策鼓勵和大手筆的補貼刺激下,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生產新能源汽車約8.49萬輛,去年9~12月的平均月產量超過1.3萬輛,其中12月單月的產量更是突破2.7萬輛;銷量方面也隨之水漲船高,去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48萬輛,比上年增長3.2倍,其中普通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數量占比超過60%。去年下半年以來,私人購買電動汽車的比重明顯加大,尤其9月的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政策落地后,月銷量增長更為迅速。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曾在電動汽車百人會成立大會上表示,希望2014年能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元年,如今這一期冀已經成為現實,同時也是業界和坊間的共識。
而去年的新能源汽車產銷能夠快速增長,其背后有著好幾股推動力。首先,近幾年來,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及充電技術出現了較大的進步,不斷提升的續航里程和產品質量增強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與此同時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也在逐漸提高;其次是密集的優惠政策驅動,在各地方政府高舉“治理空氣污染、緩解交通擁堵”的大旗先后展開城市汽車限購之后,搖號中標容易得多、甚或可以免費上牌的新能源汽車成了一部分有著剛性購車需求的消費者的新選擇;此外,中央及地方財政購車補貼、免征汽車購置稅等等,減輕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而廠家的購車優惠及減免充電樁安裝費、電費等政策又降低了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成本,兩相疊加使得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有了較大的價格優勢;再者,各大車企看到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并且在銷售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嘗到了來自政府部門大量補貼的甜頭,也樂此不疲地推出新的新能源汽車車型。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