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始于“十一五”規劃,確立了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戰略,確定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三步走的戰略,即醞釀期、導入期、成長期,“十一五”可以說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打基礎到示范考核的階段。 “十二五”期間的電動汽車重點專項,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了技術標準、基礎設施、測試評價。“十二五”來,特別是2014年,新能源汽車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中國新能源汽車去年進入元年,新能源客車實現世界第一,新能源乘用車則是世界第二。 “兩頭擠”戰略得以驗證 新能源汽車正在逐漸被消費者接受和認可,私人購買市場迅速興起,而且新能源汽車不限購、不限行等特殊待遇為新能源汽車市場起到了非常明顯的推動作用。 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歐陽明高指出,目前,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主要分三個部分,一是經濟型,包括A0級、A00級和A000級,純電動汽車基本以這部分為主,幾乎是整個市場的90%。二是B級以上的豪華電動汽車。三是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已經被市場數據所證明。 只有小型可以賣的比較便宜,像知豆等一些小型電動車只有5萬塊錢,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充電也比較容易。而且冬天氣溫低,電動汽車續航里程下降的厲害,但是微型電動車下降的就不多,因為汽本身電耗就低。 主流中級轎車則以插電為主,82%都是插電,私人轎車主要是插電,當初規劃是中間這一檔家用轎車還是插電式才能把價格和性能平衡下來。比亞迪秦和唐兩款車銷量加起來排名世界第一,在全球樹立了品牌。 純電動客車受市場的影響非常嚴重,由于補貼原因,今年6m到8m的車市場份額占到77%,因此補貼政策是否合理,對純電動客車市場影響很大。事實上,“兩頭擠”的格局基本上得到市場的驗證。 動力電池進步突飛猛進 歐陽明高認為,我國核心動力電池技術路線比較合理,因此技術進步非常快,客車以磷酸鐵鋰為主,乘用車則以三元鋰電池為主。 電池消耗量方面,客車超過了60%。總的電池用量,今年前九個月總共是60億瓦時,估計全年突破100億瓦時,2020年600到1000億瓦時,今年中國是全球乘用車電池第一大消費國。根據電子行業的報告,今年我國電池投資1000億左右。在建和擬建的電池工廠1800億,基本滿足到2020年的需求,今年供不應求,明年下半年基本平衡,后年總體過剩。 新能源汽車面臨三大挑戰 歐陽明高認為,盡管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在產品和市場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目前依舊面臨三大挑戰。 首先是補貼依賴性比較嚴重,補貼掩蓋了產品品質層次不齊的問題。 第二是安全風險問題,電動汽車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事故概率更大。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特別是私人市場還很脆弱不穩定,一旦出現安全問題,將會嚴重打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信心,因此高比能量的三元鋰離子電池的引入是慎之又慎的事情。 第三是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前期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都是自主品牌,但這并非長久之計,國外電池廠商開始進入中國,外資車企也開始在中國布局新能源汽車,面對競爭的壓力,我們只有加大研發力度才可以。 “十三五”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布局 未來,能源互聯網、汽車車聯網、信息互聯網相互融合是非常大的趨勢,因此汽車產業要實現動力深度電動化、車身底盤輕量化與整車智能網聯化。這三化是相互關聯的,電動化只有和輕量化、網聯化結合才能真正解決電動化技術帶來的電池重量增加和里程限制的挑戰。 歐陽明高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布局有三方面: 第一,新能源汽車三大系統,增程式、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未來將是新能源汽車主流系統。核心問題是高性能和低能耗的平衡。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比較容易實現高動力性,但在這個基礎上,尤其是不插電的情況下,如何把油耗降低是個問題。 第二,純電動力系統是下個五年主攻的系統,主要是智能化、輕量化、底盤一體化方面。 第三,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是面向未來的動力系統。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