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圍內互聯網公司積極的造車運動正在興起,對于傳統汽車企業來說,這份壓力不言而喻,借助這股互聯網造車的風潮,突然涌現了許多汽車科技的創業公司,都希望在這一互聯網造車的浪潮中分一杯羹,然而汽車科技不應僅僅是將IT類產品增加汽車屬性,就被稱之為智能汽車,在一股腦的汽車智能之下,能讓汽車變聰明的技術,才是真正的汽車科技。 其實目前來看,整車市場的利潤大不如從前,但是基于龐大的汽車全產業鏈,二手車市場,后市場,新能源以及新的汽車科技都是投資熱點,從投資方的角度來說,真正能促進汽車發展的技術才是投資方關注的熱點。 消費者想要什么樣的汽車科技? J.D Power今年6月發布了一項《2015 全美消費者技術滿意度調查報告》,其中有一個數據統計顯示了有不同年齡層的消費群體在汽車科技上愿意投入的費用,以及他們對每項技術感興趣的程度。從數據中可以看到年輕消費者會購買中意的汽車科技產品,但出生在1966~1980年之間甚至年紀更大的消費者而言,數據顯示他們雖然愿意追逐技術迭代的腳步,但付費很少。
報告結論很符合實際情況,那就是年輕人更容易接受新科技技術,而從另一個數據報告中可以看到,車聯網技術正在快速成為消費者購車的必要條件。 汽車聯網技術成為智能汽車的必備條件,自動駕駛技術成為另一個被高度關注的新技術,79%的受訪者表示對此有興趣。不過仍有一些消費者對安全性表示不放心。 投資方更關注科技技術為傳統汽車帶來的幫助 J.D Power今年6月公布了《2015全美消費者技術滿意度調查報告》,共涉及59項共6個大類和汽車相關的前沿科技,從中我們很清晰地可以看出未來汽車科技發展的走向和趨勢。報告稱,那些用戶最渴求的功能恰恰是近幾年剛剛興起,正逐步走向主流市場、形成大規模應用的新技術。其中,盲點探測保護、夜視、增強型主動碰撞預防系統、智能后視鏡和自愈車漆位列榜單。 可以看到,真正能夠被消費者關注的汽車科技,是基于汽車產品本身,并且偏向安全性的科技技術。而作為投資方來看,汽車科技目前處于投資過熱的狀態,真正的汽車科技,不應僅僅是簡單的后裝產品,而應是真正形成人車交互,有助于安全駕駛的技術。 北汽產業投資副總監李奇奇表示,作為投資方,在面對汽車智能這件事上,將更多看重科技為傳統汽車業帶來的幫助,比如人車交互,車輛安全等方面。從投資方來看,有很多汽車科技產品屬于后裝產品,也就是不需要與汽車本身進行融合測試,僅僅是加裝在車輛內飾或者外觀上,不需要進行多次測試,技術門檻較低,創新性不高。這樣的產品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汽車科技。對于汽車科技技術來說,首要是穩定性及安全性,在經過多次測試之后,可以前裝在汽車產品中的,才是符合未來汽車科技發展方向的技術。 復星昆仲資本副總裁盧山,也對汽車科技投資持觀望態度,他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汽車智能涉及汽車全產業鏈的發展,目前概念火熱的所謂智能科技,大多集中在汽車后裝市場上,并不能稱之為汽車智能,隨著前裝市場技術的成熟與穩定,后裝市場產品勢必成為泡沫。而作為投資方,盧山表示,投資方首先考核的是產品發展方向,從中長期來看是應當為成長性市場發展,其次是在市場環境局勢下產品是否解決用戶剛需及痛點,第三是產品本身有好的商業模式,自身可以賺錢之外,還可以滿足用戶需求,以上三個前提之下,第四個需要考量的則是團隊因素。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