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的概念雖被炒的熱火朝天,但對于智能汽車的定義卻眾說紛紜,沒有一個定論,業界對智能汽車概念也存在不同的理解,那么到底什么樣的汽車才是真正的智能汽車呢?在2015中國汽車智能化峰會上行業專家、車企以及互聯網企業人士對智能汽車給出了自己的解讀。 李克強:從發展階段、涉及領域、車輛功能及駕駛方式上全面釋解 對于智能汽車,我們在不同領域有不同的理解。第一,智能汽車是分階段的,初級階段和終極階段,終極階段就是完全的無人駕駛。第二,它還分不同領域的應用,現在國內也在談智能汽車,暫時都是以谷歌為代表的無人駕駛汽車,這個車實際上是軍用化的領域。還有一個領域就是民用的,就是現在汽車企業主營方向的領域。第三,就是它的功能,首先應該保證汽車的安全性能,之后要強調它的舒適性,另外還要考慮我到環保性能。第四,智能汽車的駕駛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完全靠車輛自身,一種是需要靠協同、靠通信。 鄧偉文:是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統 鄧偉文從智能汽車的實現技術及路線多方面入手,詳細解釋了智能汽車的定義。他表示,影響智能汽車的主要因素一個是行車安全,一個是通訊效益。要實現汽車智能化,有效的改善行駛安全和通行效率是關鍵途徑,這首先需要對車輛進行定位和周邊環境進行感知。要通過將視覺、雷達、無線通訊、定位技術等進行融合,來確定目標跟蹤、障礙物識別、車道線識別等關鍵信息;隨后我們便可以開展決策和規劃,對車輛進行控制或者將汽車的縱向控制、側向控制、轉向控制、動力控制等構成一個大的系統。對這個系統開展進一步的研究,產生出一些我們認為的輔助駕駛功能或者組織安全的功能,最終走向無人駕駛。 他認為無人駕駛的實現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是從輔助駕駛開始,逐漸的幫助人減輕駕駛負擔,提高駕駛安全,增加高度自動駕駛,最終實現全自動的駕駛,這個種漸進式的發展途徑,符合工業產業化發展的基本模式。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人仍然是主體,這降低了智能駕駛的要求,符合當前的駕駛模式和法律法規基礎,但是人的復雜性,人的參與性,給人機界面、人機互動、人機共駕帶來了很多復雜的問題,這也成為我們長期面臨的技術挑戰。 當然,目前以谷歌為代表的直接實現無人駕駛的車輛也已經進入試驗階段,這說明目前已經有足夠成熟的技術和產業化的前景。這一路線雖然可以完全消除掉或者大部分消除掉人機交互的技術難點,但卻帶來了新的問題,一方面,無人駕駛技術需要一系列的傳感,包括360度傳感感知技術和360度的安全保護,而這是我們傳感感知技術里面關鍵的挑戰;另一方面,我們現有的法律法規基礎包括責任的處理、法規、理賠甚至道路的設計等還不適用。此外,用戶與制造商、制造商與供應商和銷售商之間的問題;減輕駕駛負擔與過度依賴或濫用智能駕駛的矛盾;信息安全與隱私,大眾與市場的接受;自動駕駛行為準則等都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智能汽車除了無人駕駛的實現之外,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汽車的網聯化,包括移動的云計算、大平臺的移動互聯網,構成了車路、車云、路云等短距離及遠程通信網絡,實現車際網和移動互聯網的融合。隨著車聯網滲透率的提高,自主式自動駕駛等方面的要求將相應的下降,這個下降使得智能汽車越來越簡單,對于處理的要求也越來越簡單,從而實現了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的協同發展。也就是從以駕駛員為中心的智能輔助駕駛,發展為智能車輛為中心的自主式職能駕駛,最后走向以互聯網為連接的駕駛。 綜上,鄧偉文對智能汽車的定義是,一個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統,除此之外,它還是整個移動通信中一個具有數據采集、處理和傳輸功能的網絡節點。 杜江凌:自動駕駛不等于智能汽車 杜江凌表示,在汽車界,大家定義智能汽車定義多數會談傳感器,談汽車能夠識別道路的功能,談制動系統功能,談汽車的自動識別功能等;而互聯網企業定義智能汽車則多從汽車對人的情感理解出發,認為智能汽車就像大白一樣能夠理解人,例如人要吃飯或想看電影,汽車都能自動導航。從以上兩點來看,我們不能倉促地把智能化或者是智能汽車等同于自動駕駛,我們不能忽視人在整個智能汽車里面的互動才是定義智能汽車的重要條件。 李禮:除了汽車自身智能化還應實現云鏈接和人機交互 李禮表示,智能汽車首先應該做到汽車本身通過感知自己的周圍,感知自己的環境,做出相應的決策,達到自身的智能化;其次還必須進行云鏈接,也就是車必須是互聯的,才能談得上智能化。第三則是要實現人機交互,一旦跨入半自動化、自動化的情況下,駕駛員就會被解放出來,更多的精力會放在數字媒體上,這時的人機交互會相當的復雜。實現了以上三個方面的需求,才能稱之為智能汽車。 陸偉:智能汽車不是汽車是機器人 陸偉表示,智能汽車的定義包含了三個層面:首先,智能汽車必須具備可以線上升級的功能;第二個,智能汽車要有學習能力;第三,智能汽車系統要有可感知的能力。 任何產品在不同人手里面就有不同的定義,互聯網企業認為,智能汽車是軟件定義硬件,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互聯網造車造的不是汽車而是機器人,它是一個大白,無論你有任何需求都能得到它的幫助。這是我們互聯網企業造車的一些理念,我們更關注互聯網產品的延續性,這是與傳統汽車公司的主要區別。 雷永富:智能汽車是汽車安全的終極解決之道 雷永富表示,智能汽車是解決汽車安全問題的終極解決之道。第一,可以解放雙手,比如說盡量減少手指和用戶操作的次數。第二,可解放思想。包括用戶需求的信息推送,心情推送等等。第三,實現物聯。通過車實現用戶與家、家居、車與車的交互,最終實現大的物聯網、物聯生態圈。作為企業,我們希望打造研發平臺體系的大智能,能夠為用戶更好的實現技術的推送,并能夠系統運營技術平臺。同時提供這個體系的安全保障。終歸將醞釀一個智能互聯的大生態圈。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