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外延擴張顯著降溫。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不但持續大幅回落,而且現在已明顯低于同期全社會和全部制造業。這說明機械工業產能擴張熱已明顯降溫;當然也反映出當前機械企業對未來預期不高,信心不足。 二是創新日趨升溫。表現之一是攻高端、夯基礎,努力推進產品結構升級。為應對傳統產品需求下滑的挑戰,許多企業致力于新產品開發,通過發展高端產品去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表現之二是高端裝備自主化開始向縱深領域推進。以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為例,出線裝置、高壓絕緣套管等長期受制于進口的關鍵零部件正在逐漸取得自主化突破,主機企業開始擺脫被外商索以超常高價的被動局面。國產數控機床在航空和汽車領域的應用也開始有突破。 表現之三是開始重視創新能力建設,研發試驗室建設投入明顯加大。為掌握產品創新的主動權,提高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的行業排頭兵企業,開始大力度地投資于企業研發試驗室的建設,力圖打造在同行業中領先的研發試驗能力。在快速提高的人工成本壓力下,企業的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快速升溫。 此外,“機器換人”、自動線換人、信息化增效,在浙江等東部沿海地區正快速升溫,蔚成風氣,帶來的不僅是抑制人工成本的過快上升,而且促進了生產效率、加工質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節能減排日益受到重視。2013年10月10日中機聯召開了全行業的節能減排大會。數十家企業交流了各自在節能減排方面的經驗和做法。節能減排、綠色制造不僅是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而且也是機械企業應對危機的重要舉措。 產業集聚在市場倒逼之下升級。為提高生產效率和提高附加值,專業化分工不斷深化,產業鏈不斷延長,在最終產品需求并未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出現了新的增長點。 特征之四:降 在需求趨緩、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價格下行壓力下,機械工業利潤率近幾年來持續下降。2013年利潤總額雖恢復增長,但利潤率仍在下行,對此應給予極大關注。 進入“十二五”以來,機械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逐年下行,而實現利潤增幅下降速度則更快,因此主營收入利潤率逐年下行,現已由“十一五”末2010年的8.38%(年報數)的歷史高點,下降至2013年1~9月的6.37%(快報數)。 “十五”、“十一五”期間機械工業利潤率的上升主要得益于規模效益的驅動。但進入“十二五”以后,隨著國民經濟發展目標取向由規模、速度轉向質量、效益,機械工業經濟規模增長速度逐年快速下滑,從而導致利潤率也由“十一五”末達到的高點向下快速下行。 利潤率下降對行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影響甚大,不能等閑視之。盡管2013年機械工業的利潤總額增長了12%以上,但利潤率仍在繼續下行,這說明機械工業仍未真正擺脫困境,仍未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需求趨緩、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價格下滑”的困難狀況短期內難以明顯好轉。雖然2013年行業在調結構、促升級、強管理等方面加強了努力并取得一些進展,但利潤率仍未扭轉下降勢頭。這一嚴峻現實警示我們:行業轉型升級步伐還須加快,必須更努力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資源消耗。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