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所趨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續平認為,國有鋼鐵企業屬于典型的高度競爭的商業類企業,下一步改革方向應該是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并且主要按照市場經濟技術指標進行考核。 “對于鋼鐵行業來說,發展混合所有制就是通過混合,形成健康的、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產業結構。”楚續平表示,必須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選擇與私人資本、集體資本或社會資本混合,并根據企業不同情況,確定控股或參股比例和數量。 楚續平同時認為,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還迫切需要發展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的大型財團。美國鋼鐵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經典案例。1873年經濟危機后,美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利潤降至谷底。1901年,卡內基鋼鐵公司和金融寡頭J.P摩根開始對鋼鐵行業進行大規模整合,巨資收購全美265家鋼鐵企業,組建了美國鋼鐵公司。之后,美國鋼鐵公司以其資本優勢,擠壓、并購、支配了780多家企業,控制了全美四分之三以上的市場份額。1910年,美國鋼鐵產量超過2650萬噸,占世界鋼鐵總產量的一半。 實施混合所有制,必然涉及員工持股問題。對此,楚續平表示,在混合所有制鋼鐵企業開展員工持股,有利于提升勞動生產率。凡是世界一流的企業都是員工持股的企業;反過來,員工持股的企業才是好企業和可持續發展的企業。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認為,激勵相容、增量分享和長期激勵應該是員工持股的基本原則。其中,增量分享原則要著眼于“分享增量利益”,而不是“瓜分存量利益”。 “中國的員工持股,不應該拿原有的國有資產存量,而應該鼓勵將企業增量效益尤其是那些明確是由員工努力創造出來的企業超額收益用作分享。”黃群慧表示,這樣既可以有效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又能夠激勵員工努力工作,不斷做大做強國有資產總量。 唯一出路 吳溪淳建議,國有鋼鐵企業必須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新形勢,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抓住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契機,通過組建國有資本運行公司,加快推進國有鋼鐵企業強強聯合,組建創新能力更強、管理效率更高、國內外市場互補、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的特大型鋼鐵集團,引領中國鋼鐵行業健康發展,重塑中國鋼鐵行業在國內資本市場的聲望和地位。 同時,探索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和國有控股鋼鐵企業改革的具體途徑和可行措施,為進一步發展混合所有制,擴大非公有資本比例、改變國有一股獨大的局面,為實現規范經營決策,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供經驗。 全聯中小冶金企業商會名譽會長趙喜子提醒,對于國企自身來說,其對混合所有制的理解不能跑偏,不應將混合簡單地看作民企來投靠和參股,不能理解為聯合重組或兼并重組。同時,混合的客體也不要局限在民營鋼鐵企業身上,要大力創新,大膽嘗試,不能干等國家的頂層設計。 “目前全球經濟復蘇放慢,中國經濟下行,鋼鐵行業‘過冬’將持續若干年,鋼鐵企業兩級分化的趨勢將加劇。”趙喜子直言,民營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只有發揚優勢,化解劣勢,做好轉型升級,唯此沒有別的出路;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實現市場化目標,才是國有企業的唯一出路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