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隨著財政補貼“退坡”和“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模式由“鼓勵先進”轉變為“制約落后”。本文對我國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情況與有關影響進行分析。 新能源汽車是國家重點扶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受各項政策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尚未形成內生增長動能。2018年4月1日,《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即“雙積分”政策。該政策的實施引起了產業界的高度關注,對汽車行業中汽車企業、消費者和中介服務等主體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雙積分”政策的基本情況 “雙積分”政策對汽車企業的油耗積分(CAFC)和新能源積分(NEV)實行并行管理,旨在提升我國乘用車節能水平,緩解能源壓力,建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管理長效機制,促進汽車企業健康發展。政策的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個平臺、兩項目標、三種方式和四重保障。其中,“一個平臺”是建立統一的汽車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平臺,對政策目標統籌管理;“兩項目標”是基于積分管理平臺,開展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兩個目標的管理工作;“三種方式”是在油耗積分、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時,結合我國汽車產業情況,開展結轉、轉讓、交易三種積分使用方式,減輕企業達標壓力;“四重保障”是在信用管理制度、數據核查機制、產品結構調整約束、綜合管理手段四方面提供有效保障。 2019年起,乘用車企業應達到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達不到的企業將產生新能源汽車負積分,需向其他企業購買正積分進行抵償。此外,建立正積分單向抵償燃料消耗量負積分機制,由傳統能源車企承擔部分新能源汽車發展成本,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總體來看,積分交易制度可以實現補貼政策退出的有效銜接,為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長效發展機制提供制度保障。 二、“雙積分”政策的主要影響 一是倒逼汽車企業戰略轉型。一方面,制造企業必須將新能源汽車作為企業未來的戰略重點。根據“雙積分”政策,正積分是靠生產新能源汽車累積的,包括插電混動汽車、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三種,積分依次遞增。在氫燃料電池技術尚不成熟的情況下,各大車企紛紛開始積極布局生產純電動汽車。如前期重點布局SUV而產生15萬多油耗負積分的長城汽車,在2018年4月發布了旗下獨立純電動汽車品牌——歐拉,作為扭轉新能源戰略布局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合資品牌掀起新一輪合資潮布局新能源汽車。數據顯示,2017年,95%以上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被自主品牌占據。為了積極應對“雙積分”政策,很多車企在開始尋找合資伙伴。2017年6月,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合作成立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合資公司;2017年7月,北京汽車與戴姆勒共同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和動力電池工廠,引入奔馳品牌的純電動車產品。 二是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雙積分”政策出臺后,各大車企積極響應,加大研發先進技術的強度、加快推出新能源車型的力度。想要獲得較高的新能源積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車輛的純電續航里程。2018年8月上市的廣汽新能源GE3 530、上汽榮威MARVEL X、比亞迪宋EV 500均擁有500公里的超長續航里程,高續航里程不斷被突破。由于電動汽車對充電設施的要求較高,也推動了新型充電技術研發。同時,在“雙積分”政策導向和技術研發與突破的帶動下,創新型產品不斷涌現,主流產品的續航里程不斷提高,消費者的里程焦慮逐步緩解。 三是刺激充電設施“量、質”并進。“雙積分”政策使得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快速投入市場,也大大增加了對充電設施的需求。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截至2018年5月,全國范圍內充電運營商數量已達到318家。此外,北京等地區正在研究公用充電樁考核獎勵政策,引導、督促企業加強對公用充電樁的日常維護和管理,確保充電樁安全正常運行,降低故障發生率。目前,充電運營行業已形成五大主要商業模式:以國家電網、普天為代表的運營商主導模式、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汽車企業主導模式、以特來電為代表的車樁合作混合模式、以萬幫為代表的眾籌模式以及以首汽租車為代表的分時租賃模式。隨著充電設施需求的不斷增加,建設運營的商業模式創新也不斷涌現。 三、若干啟示 如何進一步健全政策落實、建立持續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長效機制,是下一步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 一方面,健全“雙積分”交易的市場化機制,讓新能源積分“值錢”。改變“雙積分”交易以企業內部調劑、關聯交易為主的形式,落實和完善市場化交易機制。同時,政府部門設置交易底價并加強監管,杜絕相關企業間內部協商甚至“優惠贈送”。另外,針對目前新能源積分供遠大于求的問題,及時采取降低新能源汽車的優惠倍數、進一步收緊油耗標準參數等方式對政策標準參數進行修正。 另一方面,加強“雙積分”政策配套落實機制。完善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未來對于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注意前期的科學論證和需求預測,充分考慮交通通行量和充電需求,形成可持續的商業發展模式。對于市政、物流、公務車等公共消費者群體,政府應大幅提高采購用車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對于廣大的私人消費者群體,地方政府應充分考慮消費者關切的問題,靈活采用免費牌照、免搖號等政策手段吸引消費者購買。 來源:世界經理人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