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全國各地天氣燥熱。除了高考考生驚心動魄地查詢自己的分數,對于汽車企業而言,上半年銷量成績單的出爐同樣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實施、新能源車補貼政策調整等,讓車企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韓系車銷量持續低迷、自主品牌集體向上突破、智能網聯汽車產品輪番登臺,讓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看點十足。 韓系車銷量持續低迷 與此前日系車軍團市場受挫如出一轍,由于政治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韓系車表現低迷。 數據顯示,今年5月,北京現代在國內銷量為3.5萬輛,同比下跌65%,前5個月累計銷量同比下滑了47.3%。東風悅達起亞受到的沖擊同樣強烈,5月銷量為1.73萬輛,同比下降65.3%,前5個月銷量只完成了全年目標的15.81%。 中國市場的表現也拖累了現代汽車在全球的總銷量,今年上半年現代在全球銷量同比下降8%至219萬輛。 即將在今年迎來15歲生日的北京現代曾經創造過令業內矚目的“北現速度”,如今卻在危機的泥淖中匍匐前行。韓系車的銷量下滑有著外部因素的影響,但更多人認為,這是給多年來順風順水的北京現代敲了一個警鐘。 分析認為,曾經為搶占中國市場立下功勞的“多代同堂”產品策略,已與日新月異的中國消費市場脫節,雷同的產品無法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北京現代內部對于市場變化,以及對于市場危機的應對,也準備的并不充分。 對于下半年市場的走向,北京現代副總經理吳周濤在接受采訪時給全體員工打氣加油。“過去這三個月,北京現代經歷了非常大的挑戰,壓力很大。但是,我們一直沒有失去信心。”吳周濤說,重要的是通過討論讓員工找出存在什么問題,或者怎么去改進,更多地讓大家意識到企業現在遇到的困難,重新找回北現當初創業的精神和激情,讓每個員工意識到北現需要改變,激發大家的信心。 自主品牌集體向上突破 韓系車的市場占有率下滑給自主品牌帶來了趕超的機遇。 廣汽傳祺5月銷量超4.4萬輛,同比增長52.1%,1~5月累計銷售20.75萬輛,同比增長62.2%。上汽乘用車6月銷量為3.41萬輛,同比增長83.16%,上半年累計銷售23.4萬輛,同比增長113%。吉利汽車1~5月批發銷量同比增長91.4%至45.6萬輛。 除了銷量上的追趕,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和國際化上也有著亮眼的成績。 6月23日上午,吉利與寶騰在馬來西亞簽署約束性協議,實現對馬來西亞寶騰汽車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的正式收購。收購完成后,吉利將持有寶騰汽車49.9%的股份以及路特斯51%的股份。這意味著,繼并購沃爾沃后,吉利的汽車“帝國”版圖上又增添了兩個國際化的汽車品牌。 走國際化路線的還有廣汽傳祺。在年初的北美車展上,廣汽傳祺成為首個進入主展館的中國品牌。如今,廣汽傳祺已在中東、東南亞、東歐、非洲、美洲五大板塊成功布局。據透露,廣汽傳祺將在不晚于2019年進入北美市場。 相比于吉利和廣汽傳祺,宇通在海外市場的開拓更早。2003年,宇通就進入了拉美市場,并將開拓這一市場當作戰略任務。在古巴,宇通客車的占有率已達99.9%;在烏拉圭,宇通也占據了所有中資品牌客車90%左右的銷量。 “一帶一路”政策的利好、合資品牌的銷量震蕩給自主品牌帶來了發展機遇。但業內分析,自主品牌銷量起伏的背后,體現出車企在產品、技術以及管理能力上的綜合博弈。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表示,自主品牌之間的洗牌和淘汰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比今天更激烈,尤其是未來5年。“我認為,自主品牌在中國這個市場中開拓,暫時可不擴展到全球領域。未來5年,有5個能活得好,已非常令人滿意了。” 新能源汽車迎來新機遇 “我們要摒棄彎道超車的幻想。”盡管不久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給本土車企敲響了警鐘,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量表現仍可圈可點。 今年5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大漲,在4月2.9萬輛的基礎上增長40%,達到38119輛。前五名被比亞迪、吉利、北汽、眾泰以及江淮汽車五家自主品牌車企牢牢把持。 政策的調整也將影響新能源汽車的未來走勢。按照規定,2017年在2016年補貼標準上退坡20%,同時地方財政的單車補貼上限不得超過中央財政補貼額的50%。與此同時,今年6月13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發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該辦法提出將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和新能源汽車積分(NEV)進行“并行”管理的機制,即所謂雙積分制度。 從相關新能源汽車產品投入看,今年下半年新能源車市場還會繼續暴漲。據了解,比亞迪全年推出7款新車來穩固市場地位。北汽新能源計劃今年銷售新車20萬輛。廣汽傳祺將推出3款全新新能源車。吉利2017款帝豪EV和帝豪PHEV將陸續投放市場。奇瑞將推出一款A00級的小螞蟻車型、艾瑞澤5純電動車型和一款小型SUV的純電動車型。上汽榮威i6、榮威RX5 EV才剛剛上市,后續銷量值得期待。長城汽車將推出純電動SUV。而長安汽車同樣將有兩款新能源車面世。 此外,無論是4月舉辦的上海國際車展,還是6月開幕的亞洲消費電子展,自動駕駛及無人駕駛汽車都成了絕對焦點。除了最早布局無人駕駛的谷歌,以及沃爾沃、奧迪、寶馬、長安、北汽等傳統車企,今年開始,百度、大陸集團等非汽車整車企業先后宣布涉足自動駕駛領域,形成了互聯網企業和車企研發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汽車的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一汽于7月4日宣布,與百度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深度參與百度阿波羅計劃。這是繼奇瑞之后第二家宣布加入百度自動駕駛汽車研發計劃的整車制造商。目前,百度已經與全球60家汽車制造商在智能汽車方面進行了合作。在剛剛落幕的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與會嘉賓預測,全球有望在2021年迎來無人駕駛汽車元年。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